肝炎檢查

檢查項目

參考值

檢查意義

HbsAg B型肝炎表面抗原

陰性

陽性:表示感染濾過性B型肝炎,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

Anti-HbsAg B型肝炎

表面抗原

陽性

陽性:表示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現以復原並具其免疫性。

若以上兩者均為陰性,請施打B肝疫苗。

Anti-HAb-IgG A型肝炎抗體

陰性

陽性:表示過去之感染及最近急性感染。

Anti-HCV

C型肝炎抗體

陰性

陽性:是為帶原者,易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1、血常規(血液分析)

血常規是必須要做的基礎檢查之一

血常規又稱血液分析,檢測項目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計數、血小板計數等,可用於發現多種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因此該檢查十分重要,建議人人積極配合檢查。 

血液的一般檢查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球和血漿 

血球又分為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等三種。 

血漿主要的成分為水分(九○~九二%)、蛋白質(六~八%)、電解質及無數種溶於其中的特殊化學物質 

對於這些個別成分,我們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加以檢驗。 

* 紅血球數(RBC) 

紅血球為直徑七微米(μ)呈雙凹圓盤狀的血球。紅血球含有血紅素,可以輸送氧氣,且因而呈紅色。對於紅血球的常規檢驗,一般包括紅血球計數、血紅素濃度和血比容三種。現在,大部分的檢驗室均使用自動化細胞計數器來檢測。 

檢測血液中含有多少紅血球的檢查,稱為紅血球計數。 

成人男性每1mm3的血中,即含有四百五十萬~五百七十萬個紅血球。在青春期以前,男女性紅血球的平均數目幾乎沒有差別;但青春期以後,女性要比男性來得低,平均為三百八十萬~五百萬個。無論男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紅血球數會略有減少。 

紅血球數減少時稱為貧血,增加時則稱為紅血球增多症或多血症。關於貧血與紅血球增多症,請參照下面血紅素濃度一項的敘述。 

* 血紅素濃度(Hb) 

血紅素是由亞鐵離子和呈紅色的血球蛋白相結合而形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將血循環中的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因此,血紅素減少時,組織就會缺氧,引起疾病。血紅素濃度即是單位體積內的血紅素量。 

成人男性血紅素的正常值為13.0~18.0 gm/dl 

女性為11.0~16.0 gm/dl。 

血紅素濃度降低的狀態,稱為貧血。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貧血症,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身體中構成血紅素成分之一的鐵離子不足(即缺鐵性貧血)。除此之外,各種全身性疾病亦可能併發貧血的現象。 

診斷貧血時,要同時測定紅血球數、血紅素濃度和血比容,並且檢查紅血球是變大(大紅血球性貧血),或是變小(小紅血球性貧血)。另外,尚需區分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含量:是相對性地減少(低血紅素性貧血),或是正常(正血紅素性貧血),才能進一步鑑別診斷貧血的原因。 

血紅素濃度增高的狀態,稱為多血症,較貧血症少見。 

* 血比容 

紅血球在血液中所佔之比率,稱之為血比容。 

成人男性之正常值為四○~五四%, 

女性為三五~四八%。 

貧血時血比容減少,多血症時則增加。 

血紅素濃度及血比容測定,都是估算它們在血液中的總量;如果測量一定數量的紅血球之大小並加以平均,即為平均紅血球容積(MCV),可以檢查個別紅血球的大小。 

*白血球計數(WBC) 

白血球約為紅血球之一﹒五倍大。其外觀與紅血球不同,細胞質呈透明或白色,並且可以作變形運動。其主要的功能為負責處置入侵的外來物病菌和異物。因此,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如果減少時,就容易被病菌感染而生病。 

正常成年人每1mm3的血液含有三千八百~一萬個白血球,平均約六千個。必須再次強調的是,採血的部位不同時,其白血球的數目也會稍有差異,例如靜脈血中所含的白血球數就比耳垂毛細血管中的白血球數稍少,在解讀檢驗數值時需加以注意。嬰幼兒的白血球數一般比成年人高。測定白血球與測定紅血球數一樣,都是使用自動化細胞計數器。 

當身體某個部位受到病菌感染、發生炎症時,病灶處會消耗大量的白血球。為了要補充血循環中的白血球,新的白血球不斷的於骨髓中生成,血液中的白血球數就會增加;這些白血球大部分是發育成熟的,也可能有少部分是不成熟的。當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時,白血球的生成機轉失控,因此而導致大量增生不正常的白血球。 

* 周邊血液像 

白血球包括數類細胞,正常人血液中主要的白血球有: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鹼性白血球、單核球及淋巴球等。正常時,這些血球在血液中呈現一定的比例,嗜中性球約佔六○、淋巴球約佔三五>%、其他類細胞則很少。當病人生病時,其比率就會發生變動,甚至於出現不成熟的血球細胞或白血病細胞。因此,除了檢測血液中白血球的總數外,還必須同時分析各類血球所占的比例。 

周邊血液像的檢查方法,是將血液塗抹在玻璃片上,經過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以判定各類白血球的形態及其所占的比例。此種檢驗方法雖已漸漸被自動化細胞計數儀所取代,但形態學的檢查人工作業仍較可靠。 

*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之大小只有紅血球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主要功能為抑制出血(止血)。男女性之正常值沒有明顯的差異,健康人血液中之含量為十三萬四十五萬個。 

血小板的數量減少時,容易引起出血傾向,可見於各種血液疾患。比較少見的情況是,罹患慢性白血病的病人有時其血小板的數量呈顯著增加,但也能出現出血傾向。血小板數正常但其功能若發生異常,也會有出血傾向。 

出血時間(BT)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並不會凝固。當血管受到損傷,血液流出血管外,損傷處的血液就會自行凝固,以制止血液持續流出(止血)。止血現象必須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三種要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種要素如果發生異常,都會降低止血功能,導致出血不止。 

出血時間,是指測定皮膚毛細血管被刺破以後到自行止血所需的時間。一般的檢查方法,是以針刺耳垂使其流血,再觀察止血所耗費的時間。在正常狀態下,健康人約在一~五分鐘內就可自然止血。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毛細血管和血小板兩種要素,如果它們發生異常,出血時間將會延長。導致出血時間延長的疾病如下:壞血病(維生素C不足所引起的疾病)、毛細血管病變、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小板功能障礙等。

 

2、測血壓

測量血壓也是十分必要的基礎檢查,其反映了心臟對全身血管的供血情況。當下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血壓的控製。因此,建議抽血過後,進行血壓的測量。

  

3、查體脂

所謂的查體脂是指檢查人體的脂肪率,該檢查也應納入基礎檢查。因為脂肪率更能反映身體的脂肪水平,即肥胖程度,檢查者可以從中判斷自己是否超重,消除肥胖等潛在危險因素的影響。因此,建議人人都檢查一下自身的脂肪率。

 

性別

年齡

過輕

標準

略重

肥胖

過重

18-39

11<

11-17

17-22

22-27

>27

40-59

12<

12-18

18-23

23-28

>28

60-

14<

14-20

20-25

25-30

>30

18-39

21<

21-28

28-35

35-40

>40

40-59

22<

22-29

29-36

36-41

>41

60-

23<

23-30

30-37

37-42

>42

 

4、心電圖

心電圖也是必備的基礎檢查之一。它是目前對心臟最為有效的檢查。

一般來說,血壓測量後,結果過高者,醫生都會立即建議體檢者去進行心電圖檢查。因此,大家不應排斥心電圖檢查,尤其是血壓過高者。

5、拍胸片

一提到拍胸片,大家都有點抗拒,總覺得拍胸片對身體不好。其實大家一定要糾正這種認知,胸透是了解胸部疾病最簡單且最經濟的一種基礎檢查,不明顯的肺結核以及肺部炎症都可通過該檢查發現。因此,大家不應抗拒胸透,應科學理智看待。

6、內外科

內外科檢查,相信大家也都了解,這兩項都是體檢被查項目。很多人認為內外科檢查毫無必要,其實不然。內科檢查是所有體檢的基礎,可用於早期病變的篩查,而外科檢查能通過觸摸淋巴結,甲狀腺,脊柱,皮膚等來發現腫瘤。因此,大家千萬別忽視內外科檢查。

7、腹部B超

腹部B超有助於肝臟、膽囊、胰腺疾病的診斷,同時對於脾臟、腎臟等疾病也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腹部B超的檢查。

8、尿常規

尿常規主要用於早期篩查腎臟疾病,是判斷腎臟疾病嚴重程度、預後的常規檢查,也是其他檢查的基礎。因此,大家一定要積極配合尿常規的檢查,並高度重視。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對泌尿系統和糖尿病的篩檢有重要價值,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隨著科技發展,尿常規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包括的檢查項目已經由傳統的手工「尿蛋白」加「顯微鏡檢查」時代發展到半自動、全自動的儀器化檢測時代。

 

尿常規項目內容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尿膽原、膽紅素、亞硝酸鹽、隱血、酮體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

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

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

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

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

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

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9、尿膽原

正常參考值:弱陽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溶血性黃疽、肝病等。陰性,見於梗阻性黃疽。  

10、膽紅素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膽石症、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疽。  

11、亞硝酸鹽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膀胱炎、腎盂腎炎等。  

12、酮體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妊娠嘔吐、子癇、腹瀉、中毒、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敗血症、急性風濕熱、急性粟粒性肺結、驚厥等。此外,飢餓、分娩後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等也可出現陽性。尿酮體陽性鑒於糖尿病酮體酸中毒及飢餓性酮症。  

13、隱血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急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