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200011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建於西元前三世紀,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韆鞦,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青城山 位於成都西北都江堰市境內,距成都75公里,青城山為邛崍山系中的一個環扣。山峰呈形排列,狀如城廓。山上林木茂盛,終年青翠,故名"青城山"。以"青城天下幽"名揚四海,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和洞天乳酒、苦丁茶、道家泡菜、白果燉雞"四絕"。青城山還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稱為"第五洞天",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修煉並羽化;青城道家氣功聞名遐邇。從山門入口處的建福宮沿著被杜甫稱"丹梯"的石級向上攀登,道旁古樹參天,濃蔭蔽日,是"苔深不雨山常濕,林靜無風暑自清"的避暑勝地。山上的常道觀、天師洞、古銀杏、擲筆槽、三皇殿、手詔碑、麻姑池等都充滿種種傳說。青城山,是我國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旅遊地。杜甫、陸游、張大千、馮玉祥等仁人志士曾在此駐足留連。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余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西元730),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西元1888)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讚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西元18751909年)年間。這裡風景優美,遊人到此仿佛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著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都江堰 位於青城山麓的岷江幹流上,距成都55公里,創于古蜀國開明王朝。秦昭襄王時(西元前三世紀中葉) ,蜀郡守李冰主持完成了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渠道的分水堤(魚嘴)、引水口(寶瓶口)、泄洪堤(飛沙)設計之巧至今仍令中外水利專家嘆服。玉壘山、"離堆""水則"、鐵樁、""等古跡,可讓您大略了解古代工程的艱巨和古堰建成後所起的作用。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旅文明史上,與長城比肩而立的偉大工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

渠首工程 位於岷江中、上游交界處,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部分組成。魚嘴是岷江江心的分水堤壩,形如魚嘴,伸入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水則通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千萬畝農田。寶瓶口由人工開鑿,進水口僅有10多米寬,控制內江水量。飛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洪水期間涌入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可從這裡自動排出外江。
渠首工程通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飛沙堰泄洪排沙的有機配合,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也感嘆道: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相關議題

中國的世界遺產

 中國大陸

中国世界遗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