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TrWqMK

 

 家庭醫學科廖健男醫師

「痛風」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隨著大眾飲食日漸豐盛,痛風的人口正持續不斷地增加,第一次發病的年齡層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統計大約四分之一患者初次關節疼痛發作,是發生於40歲之前。早期找出痛風發病的高危險群,可以預防痛風的發作及其併發症。 

  

痛風的起因是血中尿酸過高,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得到痛風,因為尿酸過高的人當中,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最後會成為痛風患者;其餘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均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兩者治療方式完全不一樣,因此需要找醫師做進一步的確認與診斷,以免不必要的誤診及治療。 

痛風 

日期

 

日期

 

105/10/24

6.8

 

 

 111/4/15

 6.7

 

 

 

 

 

 

 

 

 

 

 

 

 

 

 

 

 

 

 

 

 

 

 

尿酸過高(高尿酸血症)怎麼辦? 

  尿酸過高只是痛風發作的先決條件,不一定會得到痛風,但它是一個警訊。一般而言,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合併有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缺血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因此應該找出這些更嚴重的疾病,同時加以預防及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是一次檢查數值過高,應再重複檢查一次,以確定是否持續過高,一旦持續過高就應該找醫師看診。如果尚未有痛風關節炎發作,可以依照醫師指示,按時定期追蹤(至少一年一次)。一旦痛風發生也不必擔心,應該長期接受葯物的治療及食物控制,持續的服葯可避免關節炎及其它併發症的發生!但前提是必須有詳細檢查及正確的診斷,以免不必要的用葯及治療。 

 

 

痛風的介紹 

痛風主要是發生在男性,女性患者只佔5-10%且通常在更年期後發生。 

通常侵犯下肢單一關節,並且會不定時輪流侵犯相同或不同部位的關節,尤以足部大拇趾、足背、足踝及膝關節為最常被影響的關節。此外全身任一關節均有可能受侵犯。 

每次發作通常持續數天,很少超過一星期,若超過一星期應該懷疑是否有併發症或是診斷錯誤,可與醫師討論。 

尿酸過高:不一定會關節疼痛,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喝酒(尤其是啤酒)、受傷、高嘌呤食物容易導致急性關節炎發作,所以應該避免上述狀況。 

 

如果任由痛風發展而不接受治療(包括使用降尿酸藥物),一般會經過下列四個時期:

 1.無症狀之高尿酸血症

血中尿酸數值過高,但不曾發生過痛風關節炎。通常是在抽血檢驗時偶然發現,此時應就診找出相關之疾病,如腫瘤、高血壓、心臟病、腎功能不全、高血脂症等,同時加以治療。 

2.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
身体某一個或數個關節突然紅、腫、熱、痛,甚至無法走路。通常在數天內會自行痊癒,如果服用消炎止痛葯物,可以迅速解除疼痛及不適。 

3.痛風間歇期
每次發作與發作之間的無痛期稱為「痛風間歇期」。由於沒有疼痛,因此患者容易失去戒心。這時如果沒有長期服葯並控制血中尿酸值,通常會一再地反覆關節炎發作,最後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出現痛風石,而進入慢性痛風石期。 

4.慢性痛風石期
身上可見大小不等的皮下痛風石,此時關節已受長期破壞,除非關節炎發作,不一定會有疼痛感,但尿酸對關節的破壞持續在進行,最後造成關節變形、失去部分或全部功能,少數病人會侵犯腎臟成為尿毒患者。

 

 

痛風的治療 

  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且耐心的服葯是成功治療的不二法門。痛風的治療分為葯物及食物控制二種,其中以葯物為主,食物控制為輔。因為体內尿酸產生的來源主要是体內細胞新陳代謝而來,只有1/3 ~ 1/6是來自食物;就嚴格來說,飲食控制大多只能使尿酸下降1-2 mg/dl,常無法達到治療的目標(使尿酸值小於6-7 mg/dl),因此常需要配合每日口服一次降尿酸葯物。

  葯物治療又可分為急性疼痛期和緩解期兩大類,兩者使用的時機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分清楚什麼時候該服用哪類葯物。例如:急性疼痛時就該使用消炎止痛葯物(NSAID類),此時使用降尿酸葯物並沒有幫助;相反地來說,在不痛的痛風緩解期,應該使用降尿酸葯物,使血中尿酸值維持在一定的濃度之下,可以讓痛風不再發作,痛風石也會逐漸消失,這時使用消炎止痛葯是錯誤且多餘的。

  未命名-22.jpg 未命名-23.jpg  
  值得一提的是,止痛葯物的使用,如果不經醫師處方就自行使用,比較容易發生副作用,所以應該和醫師討論後再使用,可以將不必要的副作用減到最低或零。 
   食物控制在痛風患者只是輔助角色,但在不曾關節炎發作的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則可預防痛風發作。根據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統計發現,大約一半的痛風患者,在急性痛風發作前有誘因存在,其中以啤酒為最重要原因,其次為海產、內臟食物,而豆類製品則很少引起發作;同時根據台灣、日本、美國等學者,測量各種豆類的嘌呤含量也只能算中低度;另外常吃豆製品的出家人也很少得到痛風,因此可以推翻民間誤傳「痛風不可吃豆類」之說法。 

伍、葯物介紹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葯物NSAID例如:Indomethacindiclofenacsulindac 

作用:消炎、鎮痛、解熱,可以迅速解除關節腫脹、疼痛。 

副作用:一般以胃腸症狀為多,如:胃痛、胃灼熱感、胃出血、解黑便等。 

使用時機:急性關節炎發作時短期使用,不痛時應馬上停止使用。若肝腎機能不佳者,其劑量應依醫師指示做適當的調整。

 

降低尿酸葯物(如BenzbromaroneProbenecidAllopurinol 

作用:使血中尿酸值降低,可以預防痛風的發作及併發症的發生。 

副作用:極少見,一般為葯物過敏、皮膚疹子、胃腸輕微不適。 

使用時機:不痛的時候,長期服用可預防痛風發作。

 

秋水仙素(Colchicine 

作用:預防痛風發作,如間隔一段時間(1-3個月)沒有再發作,可嘗試停用﹝因為它本身沒有降低尿酸的效果﹞。 

副作用:腹瀉、腸胃不適。 

使用時機:使用降尿酸葯物的前幾週。目前較少用來止痛,但可依照醫師指示使用。

 

陸、痛風居家護理指導 

傷口感染:痛風石患者之皮膚傷口感染,若合併壞死性筋膜炎可能致命,所以不論傷口大小,都應請醫師看診及處理,切忌自行包紮。 

急性關節炎發作:正確而適當地使用消炎止痛葯,可迅速緩解腫痛。平常可以貯存備用消炎止痛葯物於家中及工作場所,以備不急之需,如欲出國旅遊,也應隨身攜帶。若仍腫痛不止,則應儘快就醫。 

血尿或單側劇烈腰部疼痛,或尿量減少:可能是結石引起泌尿道受傷、痙攣、阻塞造成,應速就醫。平日宜多喝水,可預防結石 

葯物過敏或副作用引起不適:例如出現皮膚疹、胃腸不適等,可能是體質不合(藥物過敏)或葯物的副作用,應馬上停葯並回診,請醫師判定是副作用或藥物過敏造成﹝兩者之處理方式不同﹞,然後調整成其它沒有副作用的葯物。

如有任何用葯或傷口照護問題,請多利用藥局、門診、葯物諮詢專線或風濕科病房詢問。

 

柒、病患須知 

痛風是一種慢性病,可以完全掌握控制,但需您的長期配合服葯,治療成功與否大部份決定在自己。 

了解並分清楚您所使用的葯物種類(是消炎止痛藥或是降尿酸藥)及其使用時機是重要的。 

勿聽信偏方或朋友介紹之葯物、食品,因為幾乎都無效或是有潛在危險性。 

目前中葯尚無降尿酸效果,更無法使痛風石消失,請勿浪費時間與金錢。 

降尿酸葯物長期使用,可以預防痛風發作及併發症的發生,治療目標需維持血中尿酸濃度在6-7 mg/dl以下,定期且規則耐心服葯是成功治療的不二法門。

 

 

捌、飲食控制 

於嚴格的飲食控制通常只能使尿酸下降1-2 mg/dl左右,所以在發現有效的降尿酸葯物後,這項療法已較不受重視,但在不適合使用葯物及醫師指示的情況下仍為一可行的方式。 

飲食控制的一般原則如下: 

1.維持標準的体重:若体重過重應慢慢減肥、減重以每月減輕一公斤以內為宜。 

2.醣類食品:沒有限制,不論水果、蔬菜皆可食用(豆類可以適量食用)。 

3.蛋白質攝取方面:宜避免含高嘌呤的內臟及海產食物(海參及海蜇皮除外,可食用)。 

4.油脂類: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肥胖及膽固醇升高,宜避免過量。 

5.酒精:在体內代謝成為乳酸,影響尿酸排泄,且本身會加速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所以應該禁止喝酒。 

6.咖啡、茶、果汁並無限制,多喝水則可預防尿道結石的發生。

 未命名-1.jpg

 

「痛風」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約為91,其發生原因除了家族史、肥胖之外,和飲食及社交習慣也有明顯相關。

「痛風」是一種身體內普林(Purine,或稱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血液裡尿酸濃度過高,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症」。當關節內有不穩定的尿酸結晶,被身體的免疫系統偵測到時,就會誘發白血球聚集,並吞噬尿酸結晶,因而引起局部關節的發炎反應。

患者的症狀通常是在單一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情形,75%發生在第一大腳趾、膝蓋、腳踝等3個部位,每一次發作,會在這3個關節當中的一個出現疼痛,幾次之後,則可能會換到其他兩處,之後進入慢性期,就會有多處關節都發炎疼痛。

 

 

急性痛風常半夜痛醒

痛風依照疾病活性,分為「急性期」、「慢性期」、「間歇期」:

1.急性期:

如果前一天應酬喝酒或吃大魚大肉,容易突然地痛風發作,因此,痛風常發生在半夜,關節有紅、腫、熱及嚴重疼痛情形,有時還會發高燒。

2.慢性期:

經過約23年治療,仍一直都有關節痛的患者。此時期的痛風發作頻率顯得越來越密集,幾乎天天都有關節痛,且發炎部位從原本的下肢為主,到最後連手部關節也有,甚至出現痛風石及關節變形的情形。

3.間歇期:曾有過痛風發作,但症狀已退去,屬於病情穩定控制期,是最好的狀態。 

急性痛風可以在飯後幾個小時內即發作,有家族史或病史的人,絕對要注意暴飲暴食帶來的影響。尤其酒類比吃肉更會立即造成體內尿酸結晶的不穩定,引起痛風發作,許多年輕患者自恃身強體壯,夜夜笙歌、喝酒跑攤,等到出現症狀才知道,原來自己有痛風體質(家族史),根本沒本錢這樣喝。 

 

此外,醫師也提醒,不只是冬季,在夏天也常見因喝太多飲料、水分相對補充不足,加上流汗較多,結果導致體內尿酸結晶升高,而引起局部痛風發作的病例,甚至有人「20歲即第一次發作」,顯示痛風已不再是年長、肥胖者的專利,且並不局限於男性,女性如果過量飲酒、少喝水,也可能遭受痛風攻擊。

食物當中以肉類、內臟、湯頭等普林值含量較高,在進入身體代謝後,可能會導致尿酸濃度升高,因此若處於痛風發作急性期,建議暫時避免攝取這類高普林食物。有人說豆芽菜及黃豆製品(豆干、豆漿等)等也含有高普林,曹正婷表示,這是錯誤觀念,研究已經證實,豆製品並不會造成痛風發作。

痛風  

急性發作,忌自行用藥

一般人血液裡正常的尿酸濃度為7mg∕dl(毫克分升)以下,當尿酸濃度高於此數據時,就可能引起痛風發作。急性痛風的診斷,以抽血檢驗尿酸值為主,如果發炎部位是在膝關節處,還會多抽關節液,來檢查當中是否含有尿酸結晶,經確診後,則採取藥物治療。 

痛風常用藥物有黃金三角,包括類固醇、降尿酸藥「秋水仙素(Colchicine)」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目的都是在消炎、止痛,醫師會視病情嚴重度及症狀,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合併使用,通常第一線會以秋水仙素和NSAIDs藥物為優先。

當出現急性痛風時,千萬不要「自作聰明」隨便吃藥,可以在家先冰敷發炎部位,降低不適感,並且多喝水,隔天一定要看醫師,由醫師診斷並開立處方。 

她解釋,間歇期的患者才適合服用降尿酸藥物,可用來預防下一次的痛風發作,但對於急性痛風患者來說,在發作時如果誤食過量降尿酸藥物,會造成尿酸結晶更加不穩定,反而會讓發炎情況難以獲得緩解。 

預防發作 藥物+飲食控制

目前痛風的治療是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為輔,有發作過痛風的病患,尿酸控制目標應低於6mg∕dl,從未發作過痛風者,尿酸目標則低於7mg∕dl即可。間歇期痛風患者是相對情況最穩定的族群,除了服用藥物外,也應特別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

舉凡啤酒、紅酒、高粱、威士忌等,不管哪一種酒類都該避免。

飲食方面,痛風患者並非不能吃魚吃肉,而是要避免暴飲暴食。此外,會誘發痛風的高普林飲食多以葷食為主,特別是肉類普林,因為可溶解到湯汁中,所以火鍋湯、魚湯、海鮮濃湯等都要適量攝取,否則就算不吃肉,光喝一鍋湯也可能導致急性痛風。

 

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最新食物選擇

 

可吃

宜限量

不可吃

食物類別

第一組 
0-25
毫克普林/100公克

第二組 
25-150
毫克/100公克

第三組 
150-1000
毫克/100公克

奶類

各種乳類及乳製品。

 

 

主食類

糙米、白米、糯米、小麥、燕麥、麥片、麵粉、麵線、玉米、荸薺、 
通心粉、小米、高粱、馬鈴薯、 
甘薯、芋、冬粉、樹薯粉、豆薯。

 

 

豆類及其製品

豆腐、豆漿。

豆干、味噌、綠豆、紅豆、花豆、黑豆。

黃豆。

肉類

雞蛋、鴨蛋、皮蛋、豬血。

雞胸肉、雞腿肉、雞心、雞肫、 
鴨腸、豬肉()、豬肚、豬心、
豬腎、豬肺、豬腦、豬皮、牛肉、羊肉、兔肉。

雞肝、雞腸、雞脾、豬小腸、 
豬肝、鴨肝、牛肝。

海產類

海參、海蜇皮。

旗魚、黑鯧魚、草魚、鯉魚、紅鱠、秋刀魚、鱔魚、鰻魚、鳥賊、螃蟹、蜆仔、魚丸、鮑魚、紅魽、鯊魚皮、蝦。

加臘魚、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皮刀魚、四破魚、 
白帶魚、烏魚、鯊魚、海鰻、沙丁魚、小管、草蝦、牡蠣、蛤蜊、蚌蛤、干貝、小魚干、扁魚干、烏魚皮、白帶魚皮、吻仔魚。

蔬菜類

山東白菜、捲心白菜、菠菜、 
萵仔菜、莧菜、芥藍菜、高麗菜、芹菜、雪裡紅、花椰菜、韭菜、韭黃、韭菜花、葫蘆瓜、小黃瓜、冬瓜、絲瓜、胡瓜、茄子、青椒、胡蘿蔔、蘿蔔、洋蔥、蕃茄、蔥、 
木耳、豆芽菜、榨菜、莞荽、薑、 
蘿蔔干、鹽酸菜、蒜頭、辣椒。

青江菜、茼蒿菜、四季豆、 
皇帝菜、豇豆、豌豆、洋菇、鮑魚菇、海藻、海帶、筍干、金針、銀耳、蒜、九層塔、荷蘭豆、蘆筍。

曬乾香菇、紫菜乾。

水果類

橘子、柳丁、檸檬、蓮霧、葡萄、蘋果、鳥梨、楊桃、芒果、木瓜、枇杷、鳳梨、番石榴、桃子、 
李子、西瓜、金柑蕃茄、香蕉、 
乳香瓜、紅棗、黑棗。

 

 

其他

葡萄乾、龍眼乾、番茄醬、醬油、瓜子、糖果、冬瓜糖、蜂蜜、果凍。

栗子、蓮子、杏仁、酪蛋白、枸杞、花生、腰果、芝麻。

酵母粉。

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

資料來源:「台灣常用食物的嘌呤和嘧啶含量之分析」,何威德1986。(當時未做酒類、豆腐、豆漿) 
日本資料:大豆含量76-100,紫菜、海帶、海菜0-25、蘆筍、香菇為51-75 mg/100g

 

 慢性痛風的臨床表徵 

(1) 痛風性腎病變
尿酸結晶會沉積於腎臟,導致腎臟功能低下,進而腎功能不全,甚至需要洗腎。
(2)
痛風石
尿酸結晶沉積於皮下組織,手肘、手指、耳朵等體溫較低之部位會出現痛風石。
(3)
尿路結石
尿酸結晶沉積於泌尿道系統,造成疼痛、血尿及尿路感染。
(4)
痛風發作(關節炎)
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腔,引起急性關節炎,造成紅腫熱痛。
(5)
關節損毀
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毀壞及骨頭侵蝕。

 

有研究顯示,尿酸生成受飲食的影響,遠不及體內細胞自行合成來的重要,因此,目前臨床治療上不再過度強調「低普林飲食」,患者只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並配合整體的均衡營養原則,適度限制普林的攝取,也能過正常生活。

痛風一定會關節病變? 

痛風一定會有關節病變,有時光是從X光片上,就可以看到痛風患者的骨頭被「吃掉」了,也就是被痛風石給占據,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病變,只能靠藥物及飲食控制,來減少慢性痛風的發生,以及關節變形。 

普林、尿酸、痛風的關係

普林和嘧啶(Pyrimidine)都是人體遺傳物質DNA的基本構造。尿酸則是普林代謝後的最終產物,其來源有二:一是食物、一是體內自行結合。

由於食物中所含有的「核蛋白質」,經消化分解後會產生「普林」,「普林」經肝臟代謝後形成「尿酸」,因此,當蛋白質攝取過量時,尿酸的合成就會增加,一旦出現代謝異常,過多的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無法排出,就會引發痛風。 

痛風是疼痛最為劇烈的一種關節炎。其病因是體內累積了過多的尿酸。尿酸累積可 導致:

    尖銳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常常是在大腳趾的關節內

    沉積的尿酸(被稱為痛風石)看起來像是皮下的包塊

    腎臟內的尿酸結晶形成腎結石。

 

 

許多人痛風第一次發作是在大腳趾。痛風發作時患者常常會從睡夢中被痛醒。大腳趾 非常酸痛、發紅、發熱和腫脹。

痛風可導致:

    疼痛

    腫脹

    發紅

    發熱

    關節僵直。

除了大腳趾,痛風還可累及:

    腳背

    腳踝

    足跟

    膝蓋

    腕部

    手指

    肘部。

痛風發作的誘發因素可以是精神壓力較大的事件、酒精或藥物或其他疾病早期發作時,即使沒有治療,通常也可在 3 10 天內好轉。下一次發作可能是在幾個月, 甚至幾年之後。 

痛風的病因是什麼? 

痛風是由於過多的尿酸在體內累積造成的。尿酸是一種名為嘌呤的物質分解而成。 嘌呤存在於身體的所有組織。嘌呤也存在於許多食物,例如肝臟、乾豆莢和乾豌豆 鯷魚 

正常情況下,尿酸會在血液中分解,經過腎臟,在尿液中排出體外。但是以下情況尿酸會 在血液中累積: 

身體產生的尿酸量增加。

腎臟無法去除足量的尿酸。

進食過多富含嘌呤的食物。

如果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則稱為高尿酸血症。有高尿酸血症的大多數人都不會發生痛風。但是如果體內有過多的尿酸結晶體形成,則可出現痛風。 

如果您符合以下情況,則您出現痛風的可能性會加大: 

1有家人患有痛風

2是男性

3體重超重

4飲酒太多

5進食過多富含嘌呤的食物

6酵素功能失常,使得身體難以分解嘌呤

7接觸環境中的鉛

8接受過器官移植

9使用利尿劑、阿斯匹靈、環孢素或左旋多巴等藥物

10服用維他命菸酸

如何診斷痛風? 

醫師會詢問您的症狀、病史和痛風家族史。痛風的體徵和症狀包括: 

高尿酸血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

關節液中有尿酸結晶

急性關節炎發作一次以上

1 天之內發病的關節炎,造成關節腫脹、發紅和溫熱。

關節炎發作僅累及一處關節,通常是腳趾、腳踝或膝蓋

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而且要大量飲水。 

所謂「痛風」,簡單講就是人體內尿酸新陳代謝異常所引起的急性關節炎,其意思是形容關節疼痛會像風一樣在全身各個關節跑來跑去,故名之為「痛風」;也有人認為痛風的關節疼痛非常厲害,即使是風吹過都會痛,故取名為「痛風」。
造成痛風的元兇就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所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7.0 m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會使得尿酸呈現過飽和狀態進而形成尿酸鹽結晶沈澱在身體各個部位,如果沈澱在關節中的尿酸鹽結晶超過某個程度,就會引起嚴重的痛風發作。
  引起人體中尿酸過高的原因有很多,舉凡飲食內容、體重、運動、服用藥物、遺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及痛風。尿酸過高的病因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腎臟排泄尿酸不足型、尿酸合成過多型、混合型,必須經過專科醫師的詳細檢驗才可將高尿酸血症的類型分辨出來,同時找出最正確的病因。

國人天冷愛吃火鍋進補,不忌口的痛風患者近來吃大魚大肉、大口喝濃湯,隔天紛紛發病,醫師指近兩周門診發現痛風病患增三成,多是中廣身材的青壯男。他們痛得無法刷牙、走路。醫師說,尿酸高族群應遠離內臟、濃湯等高普林食物,可多吃些蕈菇類的火鍋料,有助降低尿酸。
早上空腹時抽血檢查最正確,也最理想,然而像痛風這種須終身治療、定期檢查的慢性病,若每次均叫病人早上空腹來檢查有點於心不忍,何況如只檢查尿酸值的話,飯前、飯後,甚至任何時間,其變動均在0.8mgdl以內,也和季節無關,因此如果只檢查尿酸值,不管什麼時間均可以。  

 

治尿酸偏高,應在飲食方面加以注意:

1.保持理想體重,若體重超出理想體重的10%時,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1~2公斤為宜,不宜快速,且不宜於痛風發作時減體重。 

2.蛋白質攝取應充足但不宜過量。在正常情形下,

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宜。 

3.痛風急性發病期間,應盡量選擇嘌呤(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蛋類、奶類、

五穀類及蔬菜水果。蛋白質盡量由蛋類、奶類供應。

並應攝取充足的熱量以避免組織分解,產生更多的尿酸。 

4.平常在不影響營養均衡攝取的原則下,控制食用嘌呤(普林)含量高的食物。 

5.脂肪攝取應控制,烹調時用油要適量。少吃油炸、肥肉、皮脂等高脂肪食物,避免經常外食。 

6.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味噌、醬油、豆芽等),雖含高量的嘌呤(普林),但因嘌呤(普林)的種類與肉類不同,故於非急性發病期,仍可適量攝取。

7.鹼性食物(如海帶、蔬菜、水果等)可提高尿酸排除能力,可增加攝取。 

8.保持身心娛悅,避免壓力。食物攝取亦宜以天然新鮮的食物為主,易攝取所需的各種營養。 

9.少吃肉湯、肉汁及高湯,因為經長時間烹調的肉湯、肉汁及高湯,通常含有大量溶出的嘌呤(普林)。 

10.多喝水(每日2000CC以上),避免喝酒過量。 

11.避免暴飲暴食。 

喝豆漿會痛風?營養師破解萬年迷思 

痛風是因為血液中有過多的尿酸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是普林(purine)的代謝物,普林就是「嘌呤」,是DNA與RNA的成分,所以我們只要有攝取到「細胞」就會攝取到普林。普林代謝成尿酸後會從尿液排出,健康成人不容易因為攝取到普林而發生高尿酸血症的問題,但當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或者尿酸合成代謝增加,還有腎臟排泄有問題時就會導致高尿酸問題,並產生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而引發嚴重的發炎問題,就是俗稱的痛風。

網傳豆製品會因為含有高量普林而引發痛風,科學研究認為並不會提高發生風險!國外研究追蹤了47,150名40至75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達12年,分析這段時間內飲食狀況是否與痛風發生風險有關聯性,結果指出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罹患機率(1)台灣學者亦分析痛風風險與飲食內容的關聯性,結果發現痛風罹患風險與豆類攝取量呈現負相關(2),也就是一般人攝取豆製品是會減少罹患痛風的風險,主要健康人可以從尿液中正常地排出尿酸,而不至於因為攝取到含有普林的食物就罹患痛風。

對於已經是痛風患者而言,平常適量的吃豆製品是安全的,在急性發作時確實要攝取低普林飲食,黃豆屬於高普林食物,而豆漿屬於中普林食物,所以在發作期間減少攝取這些食物是正確的。台灣學者曾分析哪些食物是具有誘發痛風發作的可能,在822位痛風病患的分析結果中,約有半數在急性發作前都有誘因,其中約有60%的病患在發作前有喝啤酒,18%有吃海鮮,而14%有攝取內臟類食物,但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3)。所有食物都是過與不及都不行,即便研究並未指出豆漿與豆製品是痛風的原因,但依然要建議需要適度攝取。

 

食物類別

(低普林含量)0~9毫克普林氮/100公克食物

(中等普林含量)9~100毫克普林氮/100公克食物

(高普林含量)100~1000毫克普林氮/100公克食物

奶類及其製品

各種乳類及乳製品

   

肉、蛋類

雞蛋、鴨蛋、皮蛋

鴨肉、牛肉、羊肉、(大部分的肉類,除高普林含量所列之食物)

鵝肉、鷓鴣、豬、牛肝、豬腦、豬腎、豬、牛心、豬舌、牛、羊胰臟、牛肩胛肉、牛腿肉、雞翅、雞腿、雞胸肉、雞肝、雞胗、義大利香腸

魚類及其製品

鹹鮭魚卵

鰻魚、魚丸、竹輪、魚板、帝王蟹、海扇、魚、貝殼類(大部分的魚類,除高普林含量所列之食物)

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竹筴魚、柴魚、鰹魚、鮪魚、飛魚、鯛魚、比目魚、香魚、秋刀魚、鱸魚、鮭魚、鯉魚、小魚乾、蚌類、海扇貝、魚卵、蟹、文蛤、牡蠣、蛤蠣、龍蝦、蟹黃、乾魷魚、花枝、草蝦、劍蝦、章魚

五穀根莖類

糙米、胚芽米、白米、糯米、米粉、小麥、燕麥、麥片、麵粉、麵線、通心粉、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甘藷、芋頭、冬粉、太白粉、樹薯粉、藕粉

   

豆類及其製品

 

豆腐、大豆、紅豆、味噌、帶莢毛豆

 

蔬菜類

大部分蔬菜(除中普林含量所列之食物)

蘆筍、乾豆類、扁豆、磨菇、豌豆、菠菜、白花菜、花椰菜、金針菇、木耳

乾香菇

水果類

各式水果

   

油脂類

各種植物油、動物油、核果類

   

其他

冰淇淋、蛋糕、餅乾、碳酸飲料、巧克力、咖啡、茶、草本植物、橄欖、醃製物、爆玉米花、布丁、鹽、糖、醋、白醬汁

乾昆布、花生、醬油

肉汁、濃肉湯(汁)、雞精、酵母粉

 

痛風的治療主要針對三方面:

 

第一、關節炎發作之迅速改善、消失。
第二、高尿酸血症的矯正(血中尿酸值應維持在4-6 mg/dl)。
第三、肥胖、高血脂症、高血壓、腎障害等合併症的治療與管理。 

一般飲食原則:

1. 應避免過度節食,以免因組織快速分解而產生大量尿酸、酮酸,引起急性發作,並加重痛風症狀。
2. 為避免尿酸產生過多,應控制蛋白質攝取量,每日每公斤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佳。
3. 急性發作期時,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牛奶或奶製品供給;且盡量選擇低普林含量食物,請參考食物選擇表。
4. 當處於急性發作期而致食慾不振時,可給予大量的高糖液體,如蜂蜜、汽水、果汁等。
5. 非急性發作期時仍應減少食用高普林含量食物,可酌量選用中普林含量食物,並盡量減少食用乾豆類,可多選擇低普林含量食物。
6. 高油飲食會阻礙尿酸排泄,故烹調時油脂要適量,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油脂攝取應少於熱量的30%。
7. 應盡量避免飲用酒類,酒精在體內代謝產生乳酸,會影響尿酸的排泄。
8. 應盡量多喝水,以幫助尿酸的排泄,建議每日應飲用3000毫升的液體。
9. 可可、咖啡、茶的代謝產物不會堆積在體內組織,適度的飲用可提高水分的攝取,加速尿酸的排泄。
10.研究顯示,攝食豆腐可改變血漿中蛋白質的濃度,以及增加尿酸的清除率與排泄。 

相關議題 

痛風(尿酸高) 

痛風與高尿酸的預防及日常保健 

冷泡茶---治尿酸過高,痛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