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牌坊的正式名稱是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始建於1580年,多次失火焚毀,只剩下了教堂的前壁,看起來就像中國傳統的牌坊,因此又被稱為大三巴牌坊。
從大砲台往下走,沒幾分鐘就可至大三巴。
牌坊的右側有塊小花園,這裡有座銅像,便是著名的傳教士 利瑪竇雕像。
從大三巴旁邊的斜坡往上,沒幾分鐘就到大砲台!
面對「大三巴牌坊」的右側,有走道通往「澳門博物館」及「大砲台」。
曾作為總督官邸,然而一場大火燒毀了大炮台上所有建築物,只留下教堂的前壁,也就是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的名稱來自於葡萄牙文的São Paulo,念起來像三巴,而大則是指最大教堂的意思。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澳門當地人因覺得教堂的前壁形狀跟中國傳統牌坊很相似,因此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專門培養傳教士。
大三巴牌坊高27公尺、闊23.5公尺、石壁厚2.7公尺,建築屬於矯飾主義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層,左右共自第3層起可分9格。
牌坊的後面。這裡應該是以前教堂的室內。
下方還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及墓室。
第一層:最上層為一個三角形山花,上有銅鴿象徵聖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頂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層:正中為小耶穌,圍以釘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柱兩邊有弧形山牆。
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第三層的聖母升天浮雕之中,兩旁佐以牡丹與菊花,七頭龍的浮雕,上頭有一聖母,一旁註明了聖母踏龍頭的中文字樣,這是東方風格的一面。
大三巴牌坊外觀很雄偉,雕琢也很細緻。建築風格屬於矯飾主義,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例如牆面上的滴水獸便是中國的石獅,十分特別。
右下角巷內街道,是目前澳門人潮、商店、美食最多,最熱鬧繁華的商業區域。
第三層:中央為聖母蒙召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莫邪菊,象徵來自中國和葡國。此一層中央共有6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柱代替壁柱。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左邊是智慧之樹及一隻七頭龍,其上有一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
第四層: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個窗口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裝飾,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櫚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4位銅製耶穌會聖人,這些銅像是澳門早年製炮工廠的出品。
第五層:牌坊最下層有3個入口並有10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正門兩側各3枝,而側門一邊各2枝;正門上寫有拉丁語「MATER DEI」(意思為天主之母)。側門門楣上有耶穌會會徽「IHS」的浮雕圖案。
前壁右側有一石旗桿夾(左邊與之成對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層階級。
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
相關議題
105/10/12~14 澳門自由行3日
105/10/6 澳門自由行說明會
澳門自由行 → 澳門 水上匯演《水舞間》 → 新濠影匯 (Studio City Hote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