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金達拉阿克巴大帝陵寢(上圖)建築雄偉豪放,是一座紅色砂岩建築,白色大理石的圓頂,四道門扉,南邊的正門(下圖)鑲嵌著白色大理石圖案,四方角落都有尖塔,陵墓四周是典型的蒙兀兒花園,亦有小泰姬瑪哈陵之稱。
蒙兀兒花園
阿克巴大帝陵墓的四道大門,其中一道是阿克巴家族專用,其他三道分別為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使用。我們從南邊的正門進入。
進入希金達拉 Sikandra (阿克巴大帝陵寢), 有四個入口, 其中一個門已毀, 南方門上有4座高塔, 據說泰姬陵周圍的4座高塔就是參考阿克巴陵寢所建。
高聳於城門四角的呼拜樓,泰姬瑪哈陵的塔柱就是以此為藍圖。
小販無處不在
印度除了有泰姬陵(Taj Mahal),另一個可以與之媲美的建築,或許就是阿克巴陵了。
南面正門除了講究對稱平衡,也以硬石鑲嵌強調精緻細膩,不僅氣派非凡,而且富麗堂皇。
壁面上鑲嵌精緻花紋裝飾,非常華麗!
繁複華麗的圖案包含了各種宗教元素,星星:回教,蓮花:印度教,卍字:佛教,十字:基督教。正呼應阿克巴大帝對信仰的寬宏大度。
在阿克巴大帝的陵寢,隨處可見各種宗教的圖騰,繪製或鑲嵌於宮門與牆面。
對印度而言,蒙兀兒帝國乃外族入侵統治,阿克巴大帝之前的皇帝不僅凌虐印度人,甚至強迫他們改信伊斯蘭教。
伊斯蘭書法
陵墓四周則是典型的蒙兀兒花園,由中央水道區分為四個區域,花木扶疏、一大片綠色的草地加上紅白相間的建築,放眼望去還真是賞心悅目!
建築獨特之處,混合了伊斯蘭與印度教的建築特色:其中建築物上種種伊斯蘭教獨有的書法、花卉、幾何圖案等裝飾都叫人目不暇給。
鑲嵌工藝可謂巧奪天工。
穿過大門走進偌大一座蒙兀兒庭園
阿克巴大帝陵寢幅員遼闊,除了本人之外,他的妻兒子女也都安葬於此。
寬敞筆直的走道從入口延伸至陵墓。
阿克巴陵可分為四層,頂層以大理石建成,而其他樓層則以紅砂石建造。
希金達拉(阿克巴大帝陵寢) 西元1602~1612年興蓋的,共有五層樓,但當他蓋完第一層樓就撒手人寰,接著由他老婆蓋了二、三、四層,第五層則是他兒子接手完成的。
阿克巴大帝長眠於此,陵墓的四座高塔,泰姬瑪哈陵建造時也有作為設計參考。
整座陵寢分別經阿克巴大帝本人, 皇后接手, 再由其兒子完成. 因此在外觀及使用建材略有不同. 前面紅色部分為阿克巴大帝, 中間後面成褐色部分出自皇后之手, 白色建築則為其兒子所建。
金達拉 Sikandra (阿克巴大帝陵寢) 是蒙兀爾王朝第三個國王的陵寢. 阿克巴大帝陵寢在1602年開始動工興建, 阿克巴大帝於1605年去世後, 由第四代皇帝賈汗季(Jhamgir)接手, 陵寢於1613年完成。
陵前有一道約 22.6 米的大門,門上四角又有逾 25 米高的塔樓,更有以大格板鑲板形成的平台。
四面牆上則以大理石和彩色馬賽克,拼貼鑲嵌成幾何圖案。
穹頂中央懸垂一盞吊燈,這盞燈非常珍貴,泰姬瑪哈陵的棺槨上方另有一盞。
陵寢的主體建築造型獨特,瑰麗雄偉,形制仿自法第普西克里的勝利門。
阿克巴陵的中央有精緻的雕刻、畫作,更有各式各樣的幾何花卉圖案的藝術鑲嵌,可謂蔚為奇觀。
大理石圓頂的亭子高下相間陵墓的穹頂繪滿了壁畫,寶藍與金黃為主的色調令人驚艷,雖然年代久遠,部分褪蝕斑駁,卻無損其金碧。
穿過幽暗狹長的下行甬道走進墓室,正中央擺放一座大理石棺木。相較於陵寢正殿的描金繪彩,墓室裡面反而顯得空盪寂寥。
阿克巴陵於十七世紀遭受班達爾人破壞,僅留下地下室裏樸實的王陵。
墓室的門扉也是大理石鏤空透雕,堅硬如玉的大理石,呈現蕾絲編織的細緻美麗。
陵寢兩旁的側翼建築上,大理石圓頂的亭子高下相間。
拱門迴廊,未曾精雕細琢也沒有鑲金嵌玉,只是簡單素淨的色調與紋彩。
拱門穿堂,籠罩於古樸風雅的氛圍,彷彿跌進昔時當年。
印度小孩擁有一雙美麗深邃的大眼,深邃的五官以及濃密睫毛,是不少人對印度的最初印象。
相關議題
105/12/1~6 神秘印度金三角6日之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