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IMG_4228.jpg

 

走完大樹舊鐵橋天空步道,下一站至三和瓦窯,感受磚瓦的質樸內斂。

aaIMG_4230.jpg

 

大樹地區過去為曾經是台灣主要的瓦窯集中地,60年代没落後現在只剩下竹仔寮(竹寮里)的三和瓦窯。

「三和瓦窯」已被列為三級古蹟的歷史建築。 

aaIMG_4259.jpg

 

三和瓦窯,座落於高雄大樹地區,於1918年日治時期登記始業,距今已近百年的歷史。
aaIMG_4257.jpg

  

隨著建築構造形式的改變,迫使傳統紅瓦漸漸淡出營建市場。

目前所生產的瓦磚製品,大都以供應「古蹟」、「古厝」、「寺廟」…的修繕或建造為主要對象。 

aaIMG_4260.jpg

 

三和瓦窯是目前台灣唯一還用古老磚窯燒製古材的地方 台灣許多古蹟、古厝…等建築,在修繕及建造工程方面有著莫大的貢獻。

aaIMG_4271.jpg

 

瓦窯廠仍舊秉持最傳統古老的窯燒方式來燒磚瓦,製作過程極為繁雜瑣碎,在「慢工出細活」的孕煉下,製造出來的產品尤顯珍貴。

aaIMG_4277.jpg

aaIMG_4283.jpg

  

踏進瓦窯廠內,一時間頓感黑暗迷茫,彷彿進入時光隧道。

aaIMG_4289.jpg

 

 製磚:先挑選製磚原料(黏土)→黏土輸送帶→製磚機(生坏)→陰乾(須三星期至一個月)→入窯(窯燒生火約二個月)→出窯(冷卻須30~40天)。 

aaIMG_4286.jpg

 

各式瓦磚擺設呈現眼前

aaIMG_4287.jpg

 

瓦窯廠約在1918年,當時不叫三和瓦廠,創立人許安然(屏東海豐人)將它取名為「順安煉瓦廠」,接著曾祖父又將它改名為「源順安煉瓦廠」,後來才取名為現在的「三和瓦廠」,這個廠名伯公(李玉柱)也將它沿用至今。

aaIMG_4288.jpg

 

「窯燒」分有二階段,第一階段的前三~四星期燃料為木材,到了第二階段則改用稻穀做為燃料。

aaIMG_4295.jpg

 

屋內格局縱橫交錯,廠房談不上啥「採光設計」,這副模樣或許是瓦窯製程(陰乾)的需要。

aaIMG_4300.jpg

 

三和瓦窯的三座龜窯,是目前全台灣,可以燒製薄瓦的唯一產地。

aaIMG_4304.jpg

 

龜窯燒製磚瓦的過程,第一階段就是入窯,最重要的關鍵角色,是疊放磚瓦的老師傅。

aaIMG_4305.jpg

 

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感極佳,可以把厚度只有0.51公分的薄瓦,從地面疊放到五公尺高的窯頂。

aaIMG_4309.jpg

 

入窯需要八天,封窯得花上十天,還有日以繼夜兩個月,不間斷地以粗糠生火,慢慢加熱窯體。

aaIMG_4312.jpg

 

一天24小時,三個師傅輪流看守窯口,把火「守住」。

aaIMG_4317.jpg

 

從入窯到出窯,至少需要五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aaIMG_4330.jpg

 

三和瓦窯廠本體是採用窯廠本身燒製的土埆磚、紅磚以及屋瓦,為現代化保存最為古老及完整的瓦窯。

aaIMG_4333.jpg

aaIMG_4336.jpg

 

主要生產紅瓦、清水磚、火頭磚、土埆磚、六角磚、燕尾磚、油面磚及壁磚,花格窗有柳條、金錢、龜型、梅花等,民俗陶器有油罐、筷子籠、花器等。

aaIMG_4337.jpg  

 

「三和瓦廠」是南台灣僅存的瓦窯廠,不過由於訂購者多屬特殊對象,需求量並不多,所以現在的產量已大不如前了。 

aaIMG_4233.jpg

  

三和瓦窯除了有文史導覽,可以進入磚瓦廠參觀了解磚瓦製作過程,也有工作室,製作自己的文創磚瓦商品。

aaIMG_4236.jpg

  

 三和瓦窯有許多可讓遊客體驗的現場DIY

aaIMG_4244.jpg

aaIMG_4237.jpg

aaIMG_4238.jpg

aaIMG_4240.jpg

aaIMG_4241.jpg

aaIMG_4265.jpg

aaIMG_4250.jpg

aaIMG_4252.jpg

aaIMG_4253.jpg

aaIMG_4254.jpg

aaIMG_4255.jpg

aaIMG_4256.jpg

相關議題   

106/9/17 全國古蹟日-漫步大樹百年鐵道認識自然之美 (大樹區舊鐵橋天空步道竹寮取水站 三和瓦窯 )

高雄市(茂林、鳥松、大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in 的頭像
    Lein

    河畔小築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