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寮社區介於奎壁山與菓葉間的湖西鄉小村落,如今多以老人家為主,仍舊保有澎湖最原始傳統的聚落風情,菜宅、魚灶、咾咕石厝、牛屎餅等等。
後因文人創作為求風雅,遂而改稱。光復後,村子才正式定名為南寮。
南寮社區
地址:澎湖縣湖西鄉南寮村
電話:(06)992-1030
這些早期生活景象與智慧,並未隨著光陰漸去而緩緩消逝,反倒因為村落的樸質無華,留下了滿是歲月光華的痕跡。
南寮社區原稱為龜壁社區,奎壁山早前稱為龜壁山,由於村落鄰近於龜壁山,亦稱為龜壁港社。
彩色浮球裝置藝術
靠海的南寮社區,留存了早前農耕及漁村的生活景況。
早前漁村裡特有的魚灶加工產業
那時候的澎湖,每個港口都有一口魚灶,不是在港邊,就在港口旁的村庄裡,雖然沙丁魚的捕獲數量多,經濟價值卻低,不適合運用冷凍技術,透過魚灶直接加工,是最符合效益的作業方式。
福記魚灶~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澎湖特殊的魚灶加工產業,也是這麼來的。
待魚肉熟透後,還需兩天時間,經由日曬風乾,香氣才會漸漸出來,這時候才能逐一裝箱,預備外銷。
也因為這樣,村庄裡的每一天都熱鬧得很,媽媽們都在灶口忙進忙出,魚灶升火、烹煮、搬運、曬乾的工作,她們一手包辦,而小朋友就在一旁兜售枝仔冰,加減分擔家計,也讓大人消消暑、吃冰涼一下。除了是生財工具,魚灶還是家家戶戶煮飯時的補給品,要是臨時家裡沒了醬油或鹽巴,只要從魚灶鹹水槽裡收集點魚露,回家就可料理飯菜,好好餵飽一大家子。
民國40~50年代,是澎湖漁業最為興盛的時期,每到黃昏傍晚,男人家一個個出海去捕撈那時俗稱的臭肉魚(沙丁魚),待日出靠港後,再經由人力或牛車運輸至鄰近港口的灶,交由村中婦女隨即加工煮熟,好維持魚的鮮度。
牛車運輸臭肉魚(沙丁魚)至鄰近港口的灶,隨即加工煮熟,好維持魚的鮮度。
咾咕石牆~咾咕石是珊瑚礁的化石,在澎湖很常見。
珊瑚礁岩體(珊瑚礁石灰岩)或其表面十分粗糙、尖銳的岩塊。又作「咾咕石」、「咕咾石」、「𥑮硓石」等。
澎湖咕咾石牆老屋群
讓我們看見澎湖最初、也最為傳統的純樸樣貌。
許返古宅
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的許返古宅,前後曾歷經3次整修,外觀裝飾十分豐富,運用了彩繪磁磚、泥塑及泥塑獅子,顯見當時許家的顯赫家世。
許返古宅因保存得當,建築及裝飾樣式仍相當完整,也因而列名為澎湖的歷史建築,為社區裡值得一遊的特色老宅。
小農市集
南寮古厝~用咾咕石和菅芒箄所打造的菜宅。
澎湖地區很廣,衛星導航很方便,2人騎機車,一人駕駛,被載者則用手機導航。
南寮活動中心
機車駕駛
牛屎窟文化園區
早前的農業社會裡,牛屎餅被視為爐灶的重要燃料,經常可見小朋友拿著畚箕四處收集牛糞,帶回村子裡的牛屎窟裡,踩乾水分再揉成餅狀,貼在咾咕石厝的壁面上等待風乾,以免家中缺乏燃料,爐灶無法升火而斷炊。隨著時代變遷,如此的生活樣貌不再,為保存傳統農家文化,南寮社區特別規劃了牛屎窟園區,裡頭設置早前收集牛糞的畚箕、牛糞坑及長桌,希望讓生活智慧永續傳承,懷舊景象重現了早期的澎湖生活。
許返古宅
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的許返古宅,前後曾歷經3次整修,外觀裝飾十分豐富,運用了彩繪磁磚、泥塑及泥塑獅子,顯見當時許家的顯赫家世;推開木板門走入室內,兩旁還收放著早前的傢俱用品,雖然稍稍流露了一絲年代久遠的頹圮,卻別有一番歲月幽韻。許返古宅因保存得當,建築及裝飾樣式仍相當完整,也因而列名為澎湖的歷史建築,為社區裡值得一遊的特色老宅。
相關議題
108/9/26~28 澎湖、吉貝、望安、七美 3日2夜
106/5/3~5情定雙心浪漫七美3日
99/4/24 澎湖三日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