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要太認真
有位智者說,大街上有人罵他,他連頭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罵他的人是誰。因為人生如此短暫和寶貴,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為這種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費時間呢?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計較,鑽牛角尖。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數的放大鏡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巒;肉眼看得乾淨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映入眼內都是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毛病,恐怕那傢伙罪不容誅、不可救藥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諸事如願;相反的,若你過份明察秋毫,過份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會躲你遠遠的,最後,你只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異己之徒。


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於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大多數人。他們極有胸懷,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目光如豆,從不斤斤計較,糾纏於非原則的瑣事,所以他們才能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


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計較,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假如對方沒有什麼知識水準,一計較起來就等於把自己降低到對方的水準,很沒面子。另外,對方的觸犯從某種程度上是發洩和轉嫁痛苦,雖說我們沒有分擔他痛苦的義務,但客觀上確實幫助了他,無形之中做了件善事。這樣一想,也就放過他放過自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