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山林道  

浸水營古道巡禮及大漢山林道賞楓1日之旅 104/12/17(週四)

 

08:00文化中心正門(五福國中大門對面)

08:10中正路技擊舘對面

08:30 出發(沿88快速道路→下潮州交流道→轉至沿山公路南下左轉至「歸崇」→稍事休息後,再往林道上行→經檢查哨)

11:00 「大漢山林道」16 Km ~22K處下車,觀賞楲樹、楓樹,有楓樹的路段大概只有幾百公尺

12:00 再上車至「浸水營古道入口」處休息,午餐。

 

13:00~15:00 進入浸水營古道巡禮,約1小時後原路折返。
15:00 
自大漢山返程,

16:00 力里部落參觀

17:00 萬巒晚餐

19:00回到高雄

 萬巒    

 

大漢山林道,即是清朝時期浸水營古道的前半段,在台灣光復後林務局伐木留下的林道,軍方在海拔1688公尺處設有雷達站,鋪設水泥路,稱為大漢山林道。 

浸水營古道是早年台灣東西向主要3條越嶺古道之一,從屏東縣枋寮鄉到台東的大武鄉,全長47公里。林務局將古道整建為國家森林步道,適合健行、登山、尋幽活動外,尤其沿線尚留有不少清朝及日據時代的歷史遺跡。 

大漢山看楓葉,一是從枋寮鄉新開村的林道起點出發,另一條捷徑是從枋寮的玉泉村聖蹟亭開始,林道5公里處設有檢查哨,必須先向警方申請入山才可進入,沿著林道深入,海拔越高,林相越美,約在海拔1100公尺處,即林道19公里處,就可以看到路邊整排的楓香已經染紅。 

浸水營古道的西端起點是屏東縣枋寮鄉,從石頭營,經歸化門社、力里社,在大樹林山北側翻越中央山脈,經浸水營、出水坡、下至溪底,再順大武溪到巴塱衛(臺東縣大武)。 

浸水營古道橫跨屏東、台東兩縣,浸水營古道在臺灣島內東、西部及國際海域的物質貿易、動植物種、族群遷移互動、婚姻、語言思想、工藝技術等交換體系的具有其重要性。 

浸水營古道的區域所承載的人文歷史能量遠遠超過所謂「漢人四百年史」,浸水營古道不但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包括珍貴的臺灣穗花杉與闊葉林,也是全臺灣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區域。

Ps:

1交通工具:20人座巴士

2費用:每人900(含車費、午餐、晚餐、保險)
3
注意事項:
(
)本活動非登山行程,全程應注意登山安全。大漢山海拔1800公尺,坡度不大,沿途景色優美,頗值一遊。
(
)攜帶物品:帽子、外套、長褲、長襪、個人藥品。

相關議題 

屏東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