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金藝術造街」


 

呈現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

 

在當地進行了台灣第一個整合產業特質、材料特色與城市規劃


 

 

代表高雄港市發展歷史縮影的造街計畫。

 

 

高雄鹽埕區新化街一帶早期為知名的五金街

 

隨著工業發展,五金街的中古商品不敷需求,逐漸沒落,為保留五金街文化,近年來,許多藝術家進駐這條五金街,運用五金街的廢料製­做成各種藝術品

 

 

創造符合當地產業特色的藝術創作,並透過藝術作品,呈現五金街的獨特魅力。

 

走在五金街上以及鄰近的駁二特區

 

能夠看見由藝術家梁任宏運用五金街當地的鋼鐵材質,創造一系列的藝術作品「指標系統」,導引民眾方向,也透過「指標系統」將五金街的文化­展現在街道中。


 

「指標系統」藉由鐵材與齒輪五金構件的應用,回顧鋼鐵城市在拆船產業的盛衰中,代表著高雄五金街無法抹滅的記憶。

 

五金街附近處處有巧思,不起眼的小巷中設置人行道座椅。


 

廢鐵板上刻畫出各種汽車樣式作為人行道座椅的背景。

 

藝術品從居民的角度出發,讓遊客直接接觸並了解五金街,更把­這一帶的歷史與回憶串聯起來。

 

公園內由跨領域舞蹈家賴芳玉打造的「五金寶寶」,以廢棄的油壓鍋爐與鐵管製成的機器寶寶,藉著故事敘述五金街的歷史,也讓參觀的民眾用輕鬆的­方式了解五金街。

 

 

直入天際的黃花朵

 

非金剛群



 

誤入「鋼」群

 

比量?

 

廢鐵軌坐椅

 


 

比楓葉還紅

 

檳榔開花

 

從堆滿廢鐵到現在街上能夠看見公共藝術品,五金街以不同於以往的面貌呈現。透過各種金屬藝術形塑,不僅突顯了在地的常民美學,藝術五金創作更回應了高雄城市勞動者的生活。

 

巨大的白色鄉姑,在陽光下特別顯眼(裸體裝)。

 

穿上新衣

 

相關議題  

西臨港線

西臨港線自行車專用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