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老街的興盛來自於鐵路的開發,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時劃經湖口地區,因此為糊口老街帶來了最熱鬧繁盛的一段時間,當時的火車站就是現在的天主堂所在地。

 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街

 

經過明治維新洗禮的日本人,醉心於西洋文化,因此到了大正年間,台灣出現不少以閩式紅磚建材搭配西式拱廊的建築。

 

除了紅磚拱廊的建築物,大正時期仿巴洛克式繁複花草建築裝飾也廣受歡迎,因此原本紅磚拱廊的街屋,紛紛改造山牆與立面。

 

湖口老街由兩條街道交會而成,長300公尺,街道寬約10公尺。

 

藉著聚居的力量,對抗土著番民與盜匪 威脅,建築多以聚落的形式出現。

目前尚存的老街幾乎都是當時市集街屋,以連棟住宅型式保留下來。

 

湖口老街中拱形的門廊戶戶相對,街屋整齊一致都設有騎樓,一樓柱節單拱走廊。

 

二樓窗戶和女兒牆間有水泥楣點綴,商號名稱鐫刻其上,簡潔大方。

 

老街房舍的內部格局因應住宅與店舖的混用,第一進為店面,第二進為住家兩進間的深井為廚房之所在。

 

湖口老街的特色在於它幾乎完全保留了當日鼎盛時的風貌。

 

街土地與建物分別屬於不同所有者,屋主受制於拆屋還地的壓力,地主也因無限期租約無法收回土地,於是兩相擎肘,店面街屋得以悉數保留下來。

 

相關議題

96/11/17~19綠葉方舟、南園三日遊

新竹縣市

桃園縣

 

第三天96/11/19 (星期一)

新埔鎮旱坑里/新竹縣新埔大柿

新埔潘氏古厝

新埔劉氏家廟

新埔越嶺、日勝粄條老店

金勇DIY休閒農場

湖口老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