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年68人患尿毒症!這道菜竟是超級腎菜,吃1次就被刀割一下,還有人在天天吃,來看看你中腎了嗎?
如何避免洗腎?
常見的傷腎行為
注意!!洗腎前的12種訊號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裡排泄出去,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腎臟有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從腎臟漏出,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也會有沒勁兒的表現。有些患者會以為是過於勞累,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忽視了腎臟問題。
2、不想吃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噁心、嘔吐,也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有些患者總是先往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沒胃病和肝病,就擱置不管了,忘了看腎病醫生,結果耽誤了病情。
3、尿有泡沫 泡泡尿(指的是尿中有蛋白質造成的蛋白尿)
尿裡有泡沫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假如蛋白質從腎臟漏到了尿裡,尿就會起很多泡沫。
4、腰痛
腎臟的位置在腰部的脊椎兩側,所以腎臟有病時,會感到腰痛。
5、尿多尿少
健康的人天天排尿次數大約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假如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就要留意了。
6、水腫
飲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時間過長、過於肥胖等,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現稍微的水腫,假如不是這樣,就要懷疑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
7、尿蛋白和尿潛血
尿裡有蛋白或者潛血,是腎臟有病的重要指標,查一查尿常規就可以明確。但有時非腎病專業的醫生會忽視這一點,建議最好找腎病專業醫師諮詢。
8、貧血
貧血的患者經常會往血液科看貧血,因為,腎臟除了有排泄廢物等功能外,還有內分泌功能,分泌造血激素,當腎功能損害時,也會造成貧血。
9、糖尿病
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它的名字叫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分五期,在早期的時候治療效果較好,一旦晚了,就很難治,會發展為尿毒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常看看腎科。
10、高血壓
高血壓可以引起高血壓腎病,也叫高血壓腎損害,所以有高血壓病的人要多加留意。當然,腎臟病也會導致高血壓,血壓假如高了,要當心是不是得了腎臟病。
11、痛風、高尿酸血症
痛風、高尿酸血症,都是血液中尿酸過多造成的,血液尿酸高的人,尿酸會沈積在腎臟裡,使腎功能受損傷。
12、尿道感染
經常尿道感染的人,時間長了,有可能造成腎功能不全。不少尿道感染的患者,因早期治療不及時、不徹底,也不瞭解會導致腎功能不好,結果等發現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如何控制您的鉀離子
體內的鉀一般用「K」來表示,98%存在於骨骼肌細胞及肝臟內,只有大約2%存於細胞外液中。血清中的鉀離子濃度正常為3.5~5.5 mEq/l,其功能在維持細胞膜電位穩定,以調節肌肉及心肌的興奮性。腎臟是體內鉀離子主要的排泄器官,約佔80~90%,其餘的10%由腸胃道排出。血液中鉀離子如果超出正常範圍會引發心律不整、肌肉乏力;嚴重者會導致心跳停止而致命。
鉀離子高的症狀每個人表現不同,但是比較共同的是:心悸、暈厥、頭昏、四肢無力或麻痺、呼吸淺促、非特定腸胃不適及非特定的不典型的身體不適,心電圖只要與原來的圖形不一樣,一比較就可以知道鉀離子發威了。
高血鉀的發生原因
1病患未按時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或血液透析中鉀移除量的不足。
2未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限制食物中鉀鹽的攝取。
3血液透析中鉀移除量的不足(攝取量>清除量)。
4血糖控制不良。
5便秘。
6藥物的副作用。
使用的藥物中,會造成高血鉀的藥有:
1).NSAIDS 非類固醇止痛藥
2).Aldactone 利尿劑
3).Heparin 抗凝血劑
4).A Π B 血管收縮素接受體阻抗劑
5).毛地黃中毒
6).Cyclosporine 抗排斥藥物
7).ACEI 血管收縮素轉換酶抑制劑
7重度代謝性酸中毒。
鉀離子的攝取原則
尿毒症患者無法完全由尿液排除鉀鹽,因此腸胃道排泄鉀離子比例上升(20~30%),而規則的血液透析治療,是排除鉀離子的重要管道。
1任何食物皆含有鉀離子,但以蔬菜及水果含量最高。蔬菜類烹調時須先川燙3-5分鐘,倒棄汁液,再過油烹飪食用。
2中藥(草藥)大部分都經過熬煮、濃縮,經常內含有高量的鉀離子需禁用。
3血液透析患者,一部份鉀離子可以從腸胃道排出,因此應養成每日解便的習慣(無法自解者,可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
4市售低鈉、薄鹽醬油或低鈉鹽、健康鹽、半鹽、低鹽大部份都以鉀取代其中的鈉,不宜任意使用。
5血糖過高會造成細胞滲透壓增加,藉由溶劑拉力現象造成高血鉀,故糖尿病患者需監控自己的血糖值。
6禁食楊桃,楊桃中的鉀離子含量(佔154meq/dl)高,而且含不明的毒素,會刺激腦幹使人產生噁心、打嗝、失眠、抽筋、腳麻無力、神智不清或死亡等。
7藉由食物代換及減少份量的觀念,降低鉀值的攝取。例如:新鮮的葡萄取代葡萄乾、以分片取代整粒食用,新鮮的水果取代壓榨果汁,或使用低磷鉀奶粉等。
含鉀高的食物:
香蕉、柑橘、柳橙、葡萄柚汁、乾果類、無花果、乾豆類、小麥、胚芽、肉湯、牛奶製品、茶、可可、咖啡、運動飲料、蛋、全麥來麵包等。
高血鉀之治療方法
1.立即執行血液透析治療。
2.給予靜脈藥物注射。
3.口服降血鉀藥物(kayexalate):依照醫師指定劑量與開水混合使用,一天1-2次睡前服用(洗腎當日不用服用)。
消炎藥有許多種,像類固醇、阿斯匹靈等都有消炎的作用。廣義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是指除了類固醇之外的所有消炎藥,這包括了阿斯匹靈及其它藉由抑制環氧化酵素(cyclooxygenase簡稱COX)而產生消炎、止痛、解熱作用的藥。另外,因為為環氧化酵素有分為兩型(COX-1及COX-2),我們又可根據藥物對環氧化酵素作用的專一性將藥物分為傳統的(同時抑制COX-1及COX-2)與對有專一性的藥物。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常見的臨床用途有哪些呢?以下舉例說明:
一、減緩肌肉骨骼發炎與疼痛,如關節炎、背痛、拉傷、扭傷
二、減輕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燒
三、神經痛、牙痛、頭痛、偏頭痛
四、經痛。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主要是被用來抑制發炎,並進而減少疼痛,它的抗發炎作用常常需要在開始服藥後一兩天,甚至兩三週後才開始發揮,所以,要說某一種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有無效果最好是服藥一陣子後再說。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但非每一位病患都會遇到。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如消化不良、潰瘍、出血、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頭暈、頭痛、嗜睡等。另外,要特別注意過敏,如氣喘、皮疹、蕁麻疹等。對COX-2有專一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與其它不具專一性的相比時會有比較少的腸胃副作用,但是對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副作用則沒有明顯減少。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的使用上必須小心並與醫師配合。以下這些狀況必須小心使用,特別提出給各位病友知道:
一、對阿斯匹靈或任何一種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過敏的病患。
二、消化性潰瘍患者而病況仍不穩定者。
三、有明顯凝血問題之病患。
四、懷孕時(須避開某些消炎藥),授乳期間應避免使用。
五、病患同時合併有氣喘、腎功能、肝功能或心臟方面的問題。
另外,各位病友在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時還要注意以下的事情:
一、雖然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可能會引起不適,但是在治療關節炎上很有用處,不可隨意停藥。
二、避免與阿斯匹靈或含酒精飲料同時使用。
三、如果腸胃不舒服,可與食物或制酸劑一起服用。如果症狀持續,應告知醫師。
四、如果出現皮疹、水腫、黑便、腹瀉、其他消化問題或持續頭痛時應告知醫師
一、 甚麼是消炎止痛藥物:
消炎止痛藥物指的是用來治療身體組織受傷後引起的疼痛及發炎反應,包括 三類藥物: 抗生素、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抗生素是用來殺死 傷口中的細菌,減少組織發炎。而類固醇消炎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則是抑制發炎反應及引起的疼痛還有解熱作用
二、 抗生素≠消炎藥: 在一般民眾口中幾乎成為「抗生素」代名詞的「消炎藥」,卻是一種與「抗 生素」完全不同的藥物。醫學上的發炎反應或稱為炎症,是身體組織對各種原因 所造成損傷的一種反應,除了細菌感染之外,舉凡過敏,扭挫傷、寄生蟲感染、 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都會引起發炎反應。然而抗生素卻只能針對其中的細 菌感染一項來加以治療而已,不要說對過敏或自體免疫疾病無效,就連一般病毒 感染所引起的感冒都沒有辦法治療,所以「消炎藥」與「抗生素」是不同的藥物。
三.類固醇是一種強力的抗發炎劑,可以減輕骨破壞性疼痛、及神經或脊髓受擠壓引起的疼痛。此外,還能提高情緒、增加食慾,所以對疼痛整體性改善都有 幫助。舉凡因為發炎或自體免疫(也是一種發炎)而導致的疾病,例如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重症肌無力…等,類固醇都可以扮演著救命仙丹的角色。
四.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抗發炎藥物:
非類固醇性消炎劑(NSAIDS) 具有顯著的鎮痛、消炎及解熱作用。
主要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經痛、牙痛、一般疼痛緩解以及神經痛、腰背痛、上呼吸道感染、手術及外傷的消炎止痛。由於人體腸胃系統有一套保護自己胃壁不會被胃酸侵蝕的系統,此一系統依賴前列腺素的調節,而前列腺素的產生由環氧化酵素(cyclo-oxygenase),簡字為Cox來催化。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會抑制Cox的作用,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使胃壁上的胃黏液屏壁變薄,容易被胃酸侵蝕而形成潰瘍。最近發現Cox有兩種,在胃內的是Cox1而與發炎有關的是Cox2。 理論上,若發現止痛藥物只抑制Cox2而不影響Cox1就不會有胃腸不適,且可望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新一代Cox2抑制劑,既有止痛消炎的作用,也不會抑制 Cox1保護腸胃的功能而減少副作用了。
相關議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