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皮脂腺的功能退化,油脂分泌不均,頭頸、耳後、前胸、後背等部位油脂分泌旺盛,但四肢的皮膚出油量少(因此冬季易癢)。當細菌將皮膚角質層的廢棄物、汗水、油脂代謝成下階段的產物,就會產生氣味。
老人臭並非每位老人家都會發生,因人而異。皮膚科醫師李幼華分析指出,老化是造成老人臭發生的主因,人從4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不平衡,四肢和軀幹的皮膚出油量減少,皮膚乾澀,臉部和胸前等部位的皮脂腺卻大量分泌,導致皮脂腺中有某種脂肪酸與過氧化脂質結合成「2-nonenal」物質,形成一股油膩味,是導致老人臭的主因。
這些部位無適度清潔 恐遭黴菌感染更臭
清潔:
老人味最常見的位置在頭皮、耳後、脖子、胸腹及背部,注意清潔,常換衣服、寢具。
一些長輩會拿鹽來搓皮膚,想止癢、消毒、清潔,卻造成反效果,「老人家的皮膚已經乾燥缺水,鹽會把水分帶走,就像醃漬皮膚,更乾更癢。」
建議用溫和、香味清淡的沐浴乳洗澡,有洗淨效果又能形成油水保護層,洗完四肢較乾燥處可擦乳液、凡士林保濕。但不建議用體香劑或止汗劑,香味跟體味結合,恐怕更不好聞。
人體用排尿、排便來排出廢物,事實上
皮膚也是排泄器官,會排出皮膚代謝後的產物。較嚴重的腎臟病、尿毒症患者,因腎臟功能衰退,難以排出廢物,便轉而從皮膚排出,甚至有結晶物質,同時產生氣味。肝功能不好的人,皮膚也同樣容易發出味道。
此外,糖尿病患的周邊血管血液循環不佳,一旦有傷口就不易癒合,或臥床者有褥瘡,都是氣味的來源。
長者肝、脾、腎三臟容易虛損,與生殖、消化及代謝機能有關,代謝不佳,就會影響身體發出的氣味。
男女都可能發生老人臭,尤其50、60歲之後更明顯。有些老人家的衛生習慣不好,不愛洗澡,覺得自己沒出門,沒流什麼汗,就不洗澡,因此累積異味。
但老人的皮膚角質代謝差,易在腳底或手肘部位角質增生,形成厚皮,如果沒有適度清潔就易散發臭味,若受到黴菌感染,合併香港腳更臭。
少吃油炸物 減少體臭
體臭與飲食有關,研究顯示,常吃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質食物較易散發體臭,如果在老人家身上就形成老人臭。
肉類和起司等乳製品食物,含有動物性蛋白質,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為活躍,以致於有人說吃肉的人較易有體味,就是這個原因。
而部分油炸物以氫化油烹調,形成氫化脂肪,是人體難以代謝的物質,囤積在體內易造成荷爾蒙失調,讓油脂分泌變得異常,因此,少吃油炸物,也是減少體臭的方法。
老人除臭 5撇步跟著做
1、 身體清潔:
改善老人臭第一步,除了身體各部位、頭髮外,小細節不能馬虎,尤其耳朵前後都要洗到,但不要過度洗滌,有些毛囊炎患者太想保持乾淨,過度刷洗皮膚,皮膚保護力洗掉了,反而導致細菌孳生,病情更嚴重。洗澡時,沐浴乳先在手上搓出泡泡,不要直接往身上倒上去,否則傷皮膚。
2、 擦乳液保養:
不必全身擦,若手腳較乾,擦局部就好,前胸後背出汗大,不見得要擦,否則覆蓋其上更油。
3、 衣服和寢具要常清洗:
汗臭油脂味會留在衣服帽子和寢具上,一定要常清洗,保持乾淨,衣服建議天天洗,睡覺的寢具最好1至2週清潔一次,除了去除味道外,也可洗去塵蟎和細菌,對於保持皮膚健康很有幫助。毛巾或手帕也要常清洗。
4、 飲食均衡:
應選擇優良脂肪,例如橄欖油、葡萄籽油等植物性脂肪,多吃蔬果,少攝取動物脂肪,有助代謝,不只身體健康,也較可避免異味上身。
5、 減少壓力:
皮脂腺分泌異常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壓力,壓力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使臭味加重,因此,保持身心愉快健康、適時紓壓很重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