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衛防教影片(大腸 大腸癌 大腸鏡)

 

 

大腸是由盲腸、結腸和直腸所組成。

小腸以後以迴盲瓣接盲腸,盲腸的長度約只有7、8公分,它是大腸中最粗大的部分,之後上行稱「升結腸」,到肝臟下緣的肝彎處形成直角後水平處形成「橫結腸」,到脾臟下緣的脾彎處直角向下行則稱為「降結腸」。之後則接到左下腹以「乙」字形彎曲60公分長的乙狀結腸,最後再接到直腸。

雖然各分段有其各自的名稱,但其實整段大腸的功能都差不多,因為食物中所有的養份都在行經小腸時被吸收掉了,大腸主要的功能只是將食物殘渣中的水分重新吸收、讓糞便成形,並且藉由和大腦、胃及結腸反射的蠕動功能,協助糞便的排出。

而因糞便在不同腸段的水分含量不同,大腸的粗細也有左右之分。右邊大腸從盲腸到升結腸,此段食物殘渣水分還很多,糞便形狀鬆散,腸道比較粗,到橫結腸後半部以下食渣水分吸收得比較乾、硬,左邊的大腸也較右邊大腸細。直腸不具吸收水分的功能,主要是貯存糞便的功能,並在糞便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具有幫助肛門出力、排便的作用。

大腸右側息肉 較易癌化

雖然在功能上,大腸的功能大同小異,但醫師的臨床治療經驗發現,右邊大腸及左邊大腸的患病率確有差異。 

傳統認為左邊的大腸,也就是大腸後段較易發生息肉,因此過去進行健康檢查,還有「60公分的大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但實際上現在發現,雖然左邊的大腸較易長息肉,但右邊大腸的息肉則較惡性,例如較難診斷的凹陷型息肉在右邊比較常見,這種息肉轉變成癌症的速度比一般息肉快3倍,因此只做乙狀結腸鏡是不夠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