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醫書《難經》云:「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源。」十二經脈所過者為原。十二經的病,凡屬虛寒症者,多採用補法針刺原穴;凡屬實熱症者,多採用瀉法針刺原穴。

針刺的補法和瀉法,手法有多種。一般來說,凡能提振人體正氣,令虛弱的功能恢復旺盛的針法,就稱為補法;凡能疏泄病邪,或令亢進的功能恢復正常的針法,就稱為瀉法 

/tmp/phpNfwZbt  

/tmp/phpN9OvDA  

 /tmp/phpH5fvm2  

 

中醫調理內分泌,也以養肝、補腎、健脾為主。 

當西醫提到內分泌系統,往往會從腺體及荷爾蒙談起,而以中醫角度來看,人體內分泌主要與肝、腎、脾這三個臟腑有關,乍看與西醫看法大相逕庭,事實上卻又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中醫說「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所,並有主水、主骨生髓的特性,意指腎承繼了來自父母的生命能量,而且包含西醫的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免疫系統,甚至是骨骼、牙齒、毛髮等,都和中醫所說的腎有關係,腎氣足則骨健身強、秀髮烏黑,整個人年輕且活力充沛。 

脾主運化,負責吸收營養並分配到全身,還可以起到滋養先天(腎)的作用;而肝藏血、主疏泄,調理全身的氣血水就靠肝,當肝氣順暢,人就有好情緒。當我們規律作息、飲食均衡適量、身心維持平和,內分泌系統當然健康!

 

補腎宜按摩湧泉穴、太谿穴,以及頭頂的百會穴,尤其是腎虛明顯的人,百會穴會有明顯凹陷,可藉由按壓穴位輔助判斷是否腎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