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的副作用》

●止痛藥

易忽略疾病的警訊且慢性造成免疫力(自癒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止痛藥可分為「非麻醉性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所謂非麻醉性止痛藥分別是中樞止痛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麻醉性止痛藥就是「類鴉片止痛藥」,屬於第一、二級管制藥品,為醫師處方藥。

中樞止痛藥含有「乙醯胺酚」,能止痛、退燒,主要是透過肝臟代謝,當它劑量大到肝臟代謝,不能夠負荷的量的時候,就會產生中毒現象,一顆普拿疼常見劑量為500mg,一般病人通常建議一天最多使用8顆,過量恐怕傷肝。

含「阿斯匹靈」或「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有止痛、退燒、消炎作用,是經腎臟代謝,有較高腸胃道出血、消化道潰瘍風險,用藥後引發過敏的比例也比較高,吃多恐怕會造成腸胃道損傷、胃潰瘍,甚至影響腎功能,具慢性腎臟問題或腸胃道高風險群的病人,使用這類藥物應謹慎小心。

  

●胃藥

抑制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礙營養素吸收,容易罹患腸胃炎等感染症。

胃藥副作用有哪些?

 

  • 含有鈣跟鋁離子的胃藥可能導致便秘
  • 含有鎂離子的胃藥可能造成腹瀉
  • 含有碳酸離子的胃藥,跟胃酸產生作用後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可能脹氣或打嗝
  • 可能改變胃部酸鹼值、使得腸胃道菌叢失衡
  • 可能導致骨鬆。有研究發現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與骨鬆有關係,原因可能是與胃酸酸性不足導致鈣質吸收降低所致。

    胃藥大致可以分成4類,胃藥主要是作用在胃部,依照功效大致可分為: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分泌和保護胃黏膜。

    1制酸劑 作用:中和胃酸

    在藥局能買到的胃乳片或胃乳大多為此類。由於胃酸是酸性,這類藥品成分多為含鈣、鋁、鎂、碳酸氫鈉等鹼性物質,因此能中和胃酸。另外,這類藥品有時也會與止痛麻醉成分做成複方藥物。

    常見的藥物包括:

    • Lichia(力佳治)
    • Swei (舒胃錠)
    • Tido (第得錠)
    • Strocain(息痛佳音)
    • Peptidin(百胃樂)
    • Algitab(艾胃逆服咀嚼錠)

    而常見的Calcium carbonate(碳酸鈣)、Sodium bicarbonate(碳酸氫鈉)、Magnesium oxide(氧化鎂)等等,通常為是胃藥的成分之一,比較少會單獨成為胃藥的單一成分。

    2: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組織胺受體阻斷劑 作用:減少胃酸分泌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壁分泌胃酸的氫-鉀-三磷酸腺苷酵素系統進而減少胃酸分泌。

    常見的藥物包括:

    • Nexium(耐適恩錠)
    • Dexilant(得喜胃通緩釋膠囊)
    • Takepron(泰克胃通口溶錠)
    • Pariet(百抑潰腸溶膜衣錠)

    組織胺受體阻斷劑(H2 Blocker):當食物進入胃部,會刺激胃壁細胞,胃壁細胞會產生組織胺進而分泌胃酸消化食物。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是透過與胃部細胞結合、抑制組織胺產生來降低胃酸分泌。

    常見的藥物包括:

    • Famotidine(法瑪鎮膜衣錠)
    • Cimetidine(泰胃美)

    3:保護胃黏膜 作用:透過藥物成分或經分解後產生類泡沫物質保護胃部

    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通常也含有中和及降低胃酸的成分,不過保護胃黏膜的機制是藥物中含有藻膠酸和碳酸鎂,在藥物被胃酸破壞後兩個成分會產生作用、形成類似泡沫的物質,覆蓋在胃壁上達到保護胃黏膜的效果;或是藥品本身的成分就可以直接與胃壁形成鍵結而覆蓋在胃壁上形成保護膜。

    常見的藥物包括:

    • Algitab(艾胃逆服咀嚼錠)
    • Sucralfate(舒可來錠)
    • Scrat(保胃懸乳液)

    4:中藥、成藥 作用:解脹氣

    主要以胃散為主,成分大多是製酸劑碳酸鎂、碳酸氫鈉和矽酸鈣等,另外加入一些加速胃部消化、排空、解脹氣、促進氣血流通的中藥例如薄荷、大黃、桂皮、丁香、肉豆蔻等。

    胃脹氣藥物的原理是類似戳破泡泡,也就是降低造成胃部脹氣的氣泡表面張力,使氣泡破裂後再透過放屁排出體外。常見的藥物有Phazin(腹釋寧)、Kascoal(加斯克兒錠)等。

 

 

●安眠藥

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出現癡呆症狀,也容易變成藥物依賴症。

鎮靜安眠藥常見的副作用有嗜睡、頭痛、疲倦、眩暈、口乾、胃痛、視力模糊、記憶力減退、記憶錯亂、幻覺、暴怒、行為失憶、夢遊行為(如在睡眠中打電話、烹煮、進食、夢遊駕車等)、過敏性休克或臉部腫脹等不良反應。長期服用後,若突然停用,可能會有戒斷(脫癮)症狀如失眠、躁動等。

鎮靜類安眠藥(英文 sedative-hypnotics)為管制藥品,分成2大類:「苯二氮平類」和「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安全簡訊》指出,這2種安眠藥的藥理機轉相似,都是在中樞神經作用,抑制神經元的刺激,產生安眠、鎮靜的效果,能用來治療失眠或焦慮症狀。

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苯二氮平類安眠藥(benzodiazepines,BZDs)是影響腦內跟睡眠、記憶、運動、感覺、認知有關的受體,幫助入睡、肌肉放鬆、緩和焦慮情緒、抑制痙攣。

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的常見成分:

  • Alprazolam(品牌:贊安諾等)
  • Estazolam(品牌:悠樂丁等)
  • Triazolam(品牌:酣樂欣等)
  • Chlordiazepoxide(品牌:Librium等)
  • Lorazepam(品牌:Ativan等)
  • Estazolam(舒樂安定)

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最常見的副作用:

  • 頭痛、暈眩
  • 噁心、嘔吐
  • 記憶障礙
  • 便秘、消化不良、腸胃不適
  • 意識或口齒不清
  • 肌肉無力、長者走路不穩,易增加跌倒風險

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非苯二氮平類(non-BZDs)比起BZD,多屬「短效藥」,也就是半衰期短、效果迅速,服藥後短時間就能睡著,心情也很容易就放鬆下來。不過根據《藥物安全簡訊》,針對抗焦慮、抗痙攣、肌肉放鬆等,non-BZD效果沒有BZD類顯著。由於「短效型安眠」,能立即性滿足睡眠需求,也可能因此更容易產生依賴性。

非苯二氮平安眠藥的常見成分:

  • Zolpidem(品牌:史蒂諾斯、Ambien等)
  • Eszopiclone(品牌:Lunesta等)
  • Zaleplon(品牌:入眠順等)
  • Zopiclone(品牌:宜眠安等)

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最常見的副作用:

  • 嗜睡
  • 噁心
  • 頭痛

根據食藥署的安眠藥分級,大部分常見的安眠藥,都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品,少數如三唑他、氟硝西泮則屬於第三級。無論是第三或第四級,都需要經醫師處方開藥,無法自行購買。其他具有助眠效果的處方藥還包括:

  • 褪黑激素(Melatonin):低劑量口服褪黑激素,須經醫師處方服用,正常劑量約0.5~5毫克
  • 抗憂鬱藥物:低劑量的三環抗憂鬱劑等,也會讓人產生睏意。

藥局、屈臣氏販賣的「助眠藥」,則屬於乙類成藥,大多是第一代抗組織胺,功效包括「暫時緩解過敏性鼻炎、流鼻水、打噴嚏」等。抗組織胺不能吃多,否則會產生耐受性,若服用過量會口乾舌燥、心跳加速。

 

 

●退燒藥

助長病毒攻擊力,感冒遲遲無法痊癒,造成體力流失,免疫力也跟著下降。

●抗生素

只能消滅細菌,無法消滅病毒,也會攻擊體內的有益細菌,破壞腸道環境。

●降高血壓藥

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缺乏集中力、腦袋不清楚,腳步不穩、排尿困難。

●降膽固醇藥

抑制體內輔酶Q10產生,身體無法順利製造能量。

●降血糖藥

傷害肝腎功能,長期造成肝功能異常,腎功能敗壞,致使洗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