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與台灣隔海相望。福州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閩江穿城而過,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格局。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早在新石器時期,福州先民就創造了曇石山文化。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閩越王」,興建「冶」城,開始了福州最早的城垣建設。1949817福州解放,設為福建省省會。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和國際貿易的重要口岸。早在東漢時期,福州就與東南亞地區有貿易往來。唐宋時期,福州已成為「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繁華國際貿易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明代,福州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福州港正式成為國家港口。改革開放以來,福州成為全國首批14個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國家賦予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科技園區、出口加工區等優惠政策。

 

福州民風淳樸、文化昌盛,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早在三國兩晉時期,嚴高、虞願、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傳播中原文化。唐開元年間,福州就設立書院廟學。韓愈曾稱道:「閩越有長才、秀民通文書,與上國齒」,認為福州文化水準可與京都長安相媲美。宋代,福州教育、文化更為發達,有著「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讀書聲」的盛況。當時,福州開設的巢經樓是我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石鼓書院亦被稱為海內四大書院之一。

 

 

http://www.ly321.com/news/uploadimage/200651811155713246.gif

 

 

位於是中央、高 六十公尺 的于山上向四周俯瞰,便可對福州有一番概略的了解。

在于山的西北角有一座白塔,該塔最初建於十世紀,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在與其同名的佛寺白塔寺中,設有一間圖書館。白塔寺東側為戚公祠所在地,乃是紀念驅逐日本人有功的戚繼光而建立,顯示出民族英雄地位的崇高與尊敬,這也是國內外遊客來此地必遊之地。

蟠距在于山對面的烏山,高近九十公尺,山上有一座為烏塔,高七層,為十世紀時所建。

位於市區西北方的西湖則是備受歡迎的旅遊好去處,西湖最初開鑿第三世紀,之後有做了大幅的擴建。

省博物館坐落在湖中三島的最北島上。西湖的西南角也頗具特色,不僅可供遊客游泳,還有動物園可供人參觀呢。  福州市內另一處頗值得遊覽的名勝為華林寺,這所佛寺位於屏山腳下。現在僅有主殿是屬於原來的古老建築,其他部分的寺院則是清代時候重建的。

福州外圍也有幾處佳景頗值得一遊。鼓山為福州東側處,為一遠近馳名的風景區,與福州之間有巴士往返,交通十分便利。在風景秀麗的鼓山上,坐落的許多廟宇,例如湧泉寺,至今仍保有二十五座廟寺,藏經十分豐富。

 

 

 

鼓山聳立於城東1 0公里 許的閩江北岸,方圓189 0公頃 ,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區。山中古松參天,怪石嶙峋,洞穴林立。在曲徑靈岩、清泉幽壑、雄亭傑閣之間,常有嵐煙籠罩,構成風光勝跡160多處。自宋以來,歷代名士文人在全山各處鐫刻的摩崖題刻計有500多段,"宇內名人銘刻之盛,未有逾此者"。鼓山的風景勝跡以涌泉寺為中心。

青雲山位於永泰、莆田、福清三個縣市結合部,距縣城10公里,景區海拔1130。青雲山著名的景點有20多處,如狀元洞、通天洞、紅軍洞、正德洞、通天大王洞、一線天、鷹爪岩、雲濤觀日岩、玉女相思岩、三轎岩、神龜岩等景觀。自然景觀主要可分為山、岩、崖、谷、水、瀑、泉、洞、潭和動、植物兩類。處處體現了山水自然美,險峻的山峰崖壁,奇特的空洞豎穴,幽深的溪谷,秀麗的水景以及各種造型地貌之形態美,有"南武夷"之美稱。

被譽為國寶的華林寺,位於福州屏山南麓。它建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附近的羅漢院、越山庵等併入,華林寺規模更大了,後又增建御書閣、環峰亭、絕學樓、勝會亭諸勝。清嘉道年間(1789-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門、廊廡、客堂、僧舍等。華林寺大殿是中國南方古木構建築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國唐宋木構建築中獨具一格,華林寺大殿是我國南方遺存的、屈指可數的宋代木構建築之一。它是極其珍貴的古建築,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有著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

 

西禪寺名列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為全國重點寺廟,位於西郊冶山之麓,工業路西邊南側,巍峨而壯觀。古剎大門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鐘聲千古響唐音。"這是清代周蓮撰寫的聯句,點明"西禪寺"是唐朝的古寺。

古寺距榕城中心約 1.5公里 ,原為王霸仙人修道的場地,到了唐代鹹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海外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廟、觀音寺等寺院,都屬西禪廨院,至今仍由西禪寺派僧常住管理。

鼓山涌泉寺"閩剎之冠",又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寺建在海拔455公尺的山腰,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相傳它的舊址為"華嚴寺"

涌泉寺佔地約 1.7公頃 ,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涌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未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塊。

林則徐紀念館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額稱"林文忠公祠",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淩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回廊裏,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陜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衝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徵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臨街的門墻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

西湖公園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稱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佔地面積為42.5 1公頃 ,其中陸地面積12.2 1公頃 ,水面面積3 0.3公頃 。
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等。

 相關議題

鼓浪嶼

武夷山

福州

湄洲島

泉州市

永定土樓

〈返回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