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福橋始建年代不詳,根據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重修東福橋」碑記所載,由邑紳何學洙、王淵觀、鄭元輝與丁燠彩等人代表修建,長五丈餘,盧德嘉撰「鳳山縣采訪冊」載橋寬尺許(文化大學李乾朗教授依現況度量,寬六尺餘,李教授認為采訪冊中有漏字),橋墩與橋板皆採用花崗石材,現今仍完好堪用。
東福橋為四孔三墩,仿清代中國石橋設計,橋墩為長六角形的船首狀造形,具有抵抗水流衝力之作用,是全台唯一可供今人使用的古橋。
橋身民國90年被暴漲的鳳山溪水衝毀,現今的東福橋是新設計的。
跨過東福橋和東便門,外頭是鳳山的打鐵街。
想要體會古代人通過城門或是行走橋墩的生活方式,可以來東便門與東福橋一遊。
整治後的鳳山溪以前好臭,且每逢大雨必暴漲。
原碼頭
壓水機(搖水機)~舊名「水協仔」
踏著先人所留下的足跡追想先人最真實的生活現場,彷彿讓人有時空交錯的感覺。
時間穿越近200年,每天車來人往,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讓人興起思古幽情。
東福橋的確切興建時間不可考,最接近的記載是同治三年
06:30 老店米苔目、鹹粿(鳳山老店)
07:30 鳳山龍山寺
08:00 訓風炮台
08:40 高雄鳳山溪
09:10 大東公園
09:40 倆伯羊肉
高雄市(仁武、大社、岡山、路竹、阿蓮、田寮、燕巢、橋頭、梓官、彌陀、永安、湖內、鳳山、大寮、林園、茄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