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G_2477.jpg 

 

吉貝沙尾~綿延兩公里的白色貝殼沙灘!全世界最美的夢幻海灣! 

aIMG_2480.jpg 

 

U型彎曲弧度一整個優雅唯美,退潮時漸漸浮現的沙尾尾巴,儼然就是上帝遺落人間的絕世仙境! 

  

踩在柔軟的白色貝殼沙灘,映照漸層蔚藍的海洋。

aIMG_2435.jpg

 

澎湖北方最大最美的島嶼 - 吉貝島

 

 

從澎湖本島搭船到吉貝嶼僅需20分鐘 

 

(順時鐘)吉貝碼頭 → 吉貝沙尾 →西崁山→吉貝後山石滬群→ 菜宅遺跡→東方龍馬→吉貝老街香味麵館→吉貝觀景樓→石滬文化館→搭船返回赤崁碼頭

 

 澎湖  

 

赤崁沙灘~赤崁村位於白沙島東北端之高地,從海上仰望崖壁,先民稱它為「崁」。

從這裡也能遠眺到北海上的小島。 

aIMG_2305.jpg

 

北海遊客中心一旁的赤崁沙灘 

aIMG_2332.jpg 

aIMG_2334.jpg 

 

附近露出的玄武岩呈紅色岩質,遠望像紅色崖壁,因而名為「赤崁」。

aIMG_2307.jpg

 

赤崁遊客服務中心

aIMG_2335.jpg 

 

北海遊客中心是在北海的吉貝島的主要船隻出入港口

aIMG_2337.jpg

  

北海遊客中心,一樓為各家快艇公司櫃臺,以及遊客服務中心與販賣部,二樓為海鮮餐廳提供遊客中午用餐候船使用。

aIMG_2308.jpg

 

北海遊客中心(北海所有快艇公司的櫃臺都集中為北海遊客中心裡面)

aIMG_2312.jpg

 

海洋地板畫

aIMG_2317.jpg

aIMG_2323.jpg 

aIMG_2319.jpg

 

 船班時間早上赤崁至吉貝為(08:30、09:30、10:30、13;30、14;30、16:30)平均一小時一班船
回程船班下午
吉貝至赤崁為(13:00、14:00、16:00)平均一小時一班船

aIMG_2321.jpg

 

赤崁觀光碼頭北海旅遊客服務中心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 37 4

aIMG_2327.jpg

 

航程約 18 分鐘

aIMG_2338.jpg

 

交通船

aIMG_2363.jpg

 

吉貝碼頭取車

aIMG_2371.jpg

 

吉貝嶼位在白沙島北方,是澎湖北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3.1平方公里,東邊為地勢較高的玄武岩台地,西邊則有大片的沙灘,長七百公尺、寬兩百公尺的沙嘴地形最為著名。

aIMG_2492.jpg aIMG_2496.jpg

 

西崁山水上活動

aIMG_2373.jpg

 

從吉貝嶼碼頭順時鐘騎機車過來吉貝沙尾,大概2分鐘路程,停好車後大約要步行10來分鐘才能抵達吉貝沙尾。

aIMG_2376.jpg

 

吉貝沙尾綿延兩公里的白色貝殼沙灘!

aIMG_2381.jpg

 

吉貝嶼半日遊可讓人感覺很愜意。

aIMG_2385.jpg

 

吉貝沙尾~全世界最美的夢幻海灣!

aIMG_2388.jpg

  

遠方延伸入海的沙灘就是沙尾!退潮時間才能拍到吉貝沙尾現身。 

aIMG_2390.jpg

 

很多遊客來到吉貝沙尾,都是去沙尾另一側玩水上活動。

aIMG_2544.jpg aIMG_2546.jpg aIMG_2547.jpg 

aIMG_2395.jpg

 

吉貝沙尾沿途都是貝殼沙

aIMG_2407.jpg

 

從機車停放處,要走10來分鐘左右,才可到沙尾!

aIMG_2420.jpg

 

放眼所及是一片碧海藍天的沙灘美景!

aIMG_2427.jpg

 

這次來吉貝嶼,整船沒人走到吉貝沙尾,整個沙灘只有我們2個人。

aIMG_2432.jpg

 

來吉貝嶼,主要目的,就是要一睹夢幻沙灘的尾巴,共花了約1小時在此。

 aIMG_2442.jpg aIMG_2446.jpg

 

偶像劇「 海豚灣戀人 」的拍攝地點

aIMG_2447.jpg

 

名聞遐邇的大片的吉貝沙尾沙灘,柔白細緻。

aIMG_2451.jpg aIMG_2457.jpg

 

吉貝沙尾的沙灘,細緻柔軟。

aIMG_2458.jpg

 

吉貝沙尾看似在眼前,卻非常遙遠。

吉貝沙尾的沙灘就像是沙漠一樣,寬闊無比,吸引偶像劇到此取景拍攝。 

aIMG_2483.jpg

aIMG_2484.jpg

 

延伸的海岸線

aIMG_2497.jpg aIMG_2502.jpg

 

碧海藍天無限蔓延的海岸線!

aIMG_2504.jpg aIMG_2514.jpg aIMG_2529.jpg aIMG_2531.jpg

 

西崁山,是吉貝嶼上最高點,高18公尺,緊鄰沙嘴,是吉貝嶼的最西端,站在山. 頂可眺望北海各離島。

aIMG_2549.jpg

 

後山石滬群

西崁山山下即為沙嘴與後山石滬群,每當夕陽西下,燦爛耀眼。

 

aIMG_2556.jpg aIMG_2561.jpg

 

島嶼周圍寬廣的海域蘊藏豐富的漁獲,吉貝嶼周圍也建有大大小小約八十多座捕魚石滬,是澎湖縣總數量的七分之一。

aIMG_2562.jpg aIMG_2565.jpg aIMG_2573.jpg aIMG_2575.jpg aIMG_2581.jpg aIMG_2585.jpg aIMG_2587.jpg aIMG_2604.jpg aIMG_2605.jpg

 

吉貝嶼也富有人文歷史,當地居民運用珊瑚礁砌房屋,因季節強風吹襲,利用珊瑚礁片鋪蓋在墓地上,或是堆砌成「菜宅」,讓農作物免於遭受風害。 

aIMG_2618.jpg aIMG_2620.jpg aIMG_2623.jpg aIMG_2626.jpg aIMG_2634.jpg aIMG_2637.jpg aIMG_2642.jpg

aIMG_2645.jpg

 

東方龍馬~

澎湖石敢當造型多為石碑或竹符,吉貝島上則有著兩個特殊造型的石敢當:一個為的形貌,另一個為木魚形狀的石敢當,分別立於碼頭東、西方位。

aIMG_2644.jpg 

 

這兩座石敢當成為吉貝人文景觀,輔以觀音寺的「暮鼓」與「晨鐘」,成為吉貝另類觀光特色。

aIMG_2646.jpg

 

兩座造型奇異的石敢當典故與吉貝觀音寺有密切關連。吉貝耆老表示吉貝能有今天的繁榮發展,全拜東鐘、西殼所賜,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的聯句象徵這兩座石敢當對吉貝人的精神意義。

aIMG_2649.jpg aIMG_2651.jpg

 

百年前吉貝東方海面出現萬丈紅光,光彩耀眼,村民當時聯想到是否海面上出現寶藏,全島居民駕著漁船出海察看,結果在海面上發現一尊觀音佛祖金身,後來村民將之供奉於武聖廟內奉祀,募款興建廟宇祀奉,名為觀音寺。此後不僅吉貝合境平安、村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某日觀音佛祖於夢中托夢村內耆老,指示為加速當地的繁榮景象,必須在村內東方興建一座像石塔,以鐘為標誌,西方興建一座以「殼」為標誌,同時書上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弘揚吉貝精神。

aIMG_2650.jpg aIMG_2652.jpg

 

東方龍馬石敢當是吉貝五大石敢當之一,為居吉貝碼頭東方。

aIMG_2653.jpg

 

東方龍馬壯山河,西境海雲飛日月,吉貝兩座以木魚及缽為造型的石敢當聳立在吉貝港區,號稱吉貝鎮島之寶,為觀音菩薩托夢吉貝先民打造,以保境安民之用。

aIMG_2654.jpg

 

「石敢當」,主要係神威顯現以避邪鎮煞與保境安民。 

aIMG_2655.jpg aIMG_2664.jpg aIMG_2668.jpg aIMG_2669.jpg aIMG_2670.jpg

 

吉貝碼頭附近的吉貝老街,幾座古樸的石屋,散發出一種離島生活的閒情步調。

aIMG_2674.jpg aIMG_2676.jpg

 

原先計劃在此午餐,沒想到非假日沒開店。 

aIMG_2673.jpg

aIMG_2677.jpg aIMG_2679.jpg

 

吉貝島上有著兩個特殊造型的石敢當:一個為「」的形貌,另一個為「木魚」形狀的。

aIMG_2680.jpg

 

木魚石敢當位於村落西南方位(目前遊艇碼頭前端),以玄武岩塑基座,上列佛教法器木魚。

aIMG_2681.jpg

  

吉貝小萍的店,與鯨魚洞小管麵線那家,是不同的。我誤會了。

反正中午也不知道去那吃,就在這家吃午餐了。

aIMG_2689.jpg 

aIMG_2682.jpg aIMG_2683.jpg aIMG_2685.jpg aIMG_2687.jpg

 

吉貝觀景樓~從側立面上看是一棟具傳統馬背的民居建築

aIMG_2694.jpg

 

當視角一轉變就會發現它是幾片連續之山牆及廊道所構成之地景。

aIMG_2727.jpg 

aIMG_2695.jpg

 

山牆上半部材料則選用老古石切片呈現粗獷的材質,下半部則是砌以黑石頭,用兩種石材來表現美感,亦符合[見光半截]之傳統作法。
aIMG_2755.jpg aIMG_2756.jpg 

aIMG_2700.jpg aIMG_2703.jpg aIMG_2713.jpg aIMG_2714.jpg

 

[觀景樓]的立面材質上採用吉貝當地的元素,開窗採用早期[鐵土窗]之形式。

aIMG_2724.jpg aIMG_2725.jpg

aIMG_2729.jpg

 

吉貝石滬文化館~在吉貝嶼南方碼頭灣內,為了保存傳統的石滬文化,因此特別設立了「吉貝石滬文化館」。就在吉貝旅客服務中心內東側設立,這是一個民間文化館,也是一個另類的博物館。該館成立是為了彙整吉貝嶼的石滬文化、推展石滬生態、景觀等 。

aIMG_2734.jpg

 

佔地約三十坪,目前館內展示分為靜態展示與多媒體影片播放方式,館內展示早期村落生活所需農、漁、牧守器具,有石磨、大小甕、電土燈等一百餘種,走道有巡滬人模特兒、拓印捲軸,展示室內陳列了石滬結構、修建與捕魚方法…等等,還有每整點的導覽解說服務,增加人們對傳統石滬捕魚的認識與了解。

aIMG_2737.jpg

 

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遍佈全澎湖群島,石滬的類型大約相同,基本上都有一個集魚的「滬房」及導魚的「伸腳」兩側的伸腳則根據魚的游動慣性而設計成「捲尾」的造型,使魚兒游的進來,卻游不出去,其為先民補魚之智慧結晶。

aIMG_2730.jpg aIMG_2731.jpg

aIMG_2741.jpg aIMG_2742.jpg aIMG_2744.jpg

 

吉貝碼頭服務中心

aIMG_2747.jpg aIMG_2749.jpg aIMG_2751.jpg

 

途中遇見一白沙灘的小島

aIMG_2760.jpg aIMG_2763.jpg aIMG_2765.jpg  

 

【吉貝島4小時攻略】

赤崁遊客服務中心→航程約15分鐘→吉貝碼頭取車→西崁山水上活動→後山石滬群→東方龍馬→木馬→吉貝商店街→石滬文化館→搭船返回赤崁碼頭

   

 

吉貝民宿業者謝宏育因謝家在吉貝遊客中心後方擁有漁業權,幾年前興起將自家石滬重修改裝的念頭,禮聘在地石滬製作師傅柯進多,帶領當地村民重新修復石滬,並以三心為造型,同時又因造型類似葫蘆,也被當地村民稱之為葫蘆石滬。

 

 

全國密度最高的石滬群,就位在澎湖北海的吉貝島,總計有88口石滬,同時因石滬群發達,也孕育一批專門的疊砌石滬的師傅,80多年前還遠征七美島製作雙心石滬,營造出浪漫情人島氣氛,奠定近年來七美愛情島觀光發展的基礎,澎管處還在吉貝島上興建石滬館,介紹吉貝島石滬發展的歷史及分布區域。

由於石滬是吉貝的專門技術,但卻在異地七美島發光發熱,讓在地經營民宿業者謝宏育感到可惜,因謝家在吉貝遊客中心後方擁有漁業權,因此興起將自家就有石滬改裝的念頭,禮聘在地石滬製作師傅柯進多,帶領當地村民重新修復石滬,並以三心為造型,同時又因造型類似葫蘆,也被當地村民別名為葫蘆石滬

謝宏育表示,石滬為先人智慧結晶,利用潮汐漲退原理,在石滬內捕捉來不及跑出的漁獲,因此三心石滬除了觀賞價值外,還會有魷魚、鶴針魚及部分雜魚等,相當適合帶領遊客進行親子遊,收穫還能當場烹煮,讓許多體驗生態遊程的遊客讚不絕口,希望藉此為吉貝島再增加一處觀光景點,讓遊客抵澎可欣賞南海七美雙心石滬、北海吉貝三心石滬,兩石滬相互爭輝。

 

到了吉貝村,你可以從早到晚皆安排豐富的行程!

吉貝最具有特色的便是它的潮間帶活動 

吉貝嶼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它的「厭勝物」,最特殊的便是龍喉和東鐘,兩件法器保護著吉貝嶼,世世代代守護著島上居民的平安。來到吉貝,不彷去欣賞這吉貝嶼上的守護神吧! 

 

古舍古廂→光復路→左轉澎33(六合路)→203→赤崁

 

 

光復路→左轉澎33(六合路)

 澎湖

 

 

澎33(六合路)→203(往石泉)

吉貝1

吉貝2

 

偏左直行→203

吉貝3

 

過消防局白沙分隊後→右轉→北海遊客中心

澎湖  

 

相關議題

108/9/26~28 澎湖、吉貝、望安、七美 3日2

古舍古廂民宿

澎湖旅遊

2017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 

「兩馬小三通直航、夜尋藍眼淚」4 

106/5/3~5情定雙心浪漫七美3

99/4/24 澎湖三日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