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普羅旺斯~禮納里部落, 遠離塵囂, 寧靜的部落。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村)瑪卡札亞街1號
禮納里部落由「大」社、瑪「家」、「好」茶、3部落遷居組成,諧音「大家好」,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協助興建。在排灣族的名稱用語,Rinari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因瑪家鄉相鄰三地門鄉與霧台鄉,98年莫拉克風災造成這三鄉重大災情,而瑪家鄉瑪家村、霧台鄉好茶村及三地門鄉大社村災區鄰近瑪家農場,因此,政府便將此三村災民遷至瑪家農場安置,並由世界展望會來援建瑪家農場永久屋興建,經部落與各界討論,命名為「禮納里Rinari部落」,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禮納里部落Rinari 永久屋主要由瑪家鄉瑪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霧台鄉好茶村居民組成,其族群分成排灣族與魯凱族兩族。在這個新家園,環顧四周景緻的山林、可見高雄85大樓的無敵視野,融合公益團體大愛、族人堅毅的生命力,建立起台灣的「普羅旺斯」。
禮納里「大」「家」「好」。意思是位處於屏東縣禮納里部落內的「大」社部落、瑪「家」部落及「好」茶部落。
「大」社村~漫步於禮納里部落,可以感受到彷彿時間靜止般的寧靜生活。
藍天綠地間型式各異的白色建築群。
禮納里部落永久屋~參差錯落的街道、花木扶疏的庭園、蔚藍的天空,美麗的景緻宛如歐洲風情畫,更被馬總統比喻為台灣的普羅旺斯。
古茶柏安部落部
莫拉克風災後新建立的禮納里(Rinari)部落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上方原瑪家農場台地,部落內全區均為質樸的木屋。
好茶村福音堂
長榮百合國民小學是屏東縣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型學校,就原住民教育,甚至整個臺灣教育史而言,都是一個創寫歷史的契機。由於這個的契機因緣於八八風災,關係著受災部落重新安置後的發展。
瑪家鄉為排灣族瑪卡札亞札亞社(Makazayazaya)的居住地,在排灣族語中是指「傾斜的山坡地」,意指其部落是居住在溪流坡地上。
左側好茶部落,右側瑪家部落,遠處大社部落。
大社部落永久屋基地位置
禮納里部落產業發展中心4大工坊103/5/10開館,禮納里部落是莫拉克風災重建部落,部落內成立產業發展中心,包含木石鐵雕、陶藝、金石皮雕、刺繡編織4大工坊。
1.風味餐:皆使用當季食材,提供每一季不同的美味風味餐供旅客享用。
2.好味甜點:使用當地食材來製作好味甜點,有紅藜小米冰品
開車
1.國道3號(400K)長治交流道下→台24線往內埔農工→沿山公路(185縣道)→接187縣道往水門社區→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35線道→禮納里部落
|
( 瑪家農場永久屋) |
|
入住日期 |
99 / 2 / 11 |
99 / 12 / 25(預計) |
總戶數 |
752戶 |
483戶 |
坪數選擇 |
14 / 28 / 34坪 |
32坪 |
家屋形式 |
統一形式,灰色洗石子外牆,類似精舍 |
兩種形式,屋頂傾斜,類似小木屋 |
命名模式 |
由慈濟命名,標示「大愛」系列 |
鄉公所、村長、部落頭目、教會牧者、世界展望會等共同討論,結果一致通過以「Rinari(禮納里)部落」為基地名稱 |
宗教信仰中心與居民人數比例 |
現有752戶住戶共享: 一、教堂兩座 二、佛堂一間(原活動中心) |
瑪家部落:3座教堂 好茶部落:4座教堂 大社部落:2座教堂 (各部落戶數均在兩百戶左右) |
公共空間 |
活動中心(即上欄之佛堂)、耆老中心、 手工藝教室 |
社區活動中心、部落藝廊與圖書館、備災教室、文化傳承設施等等 |
援建NGO |
慈濟基金會 |
世界展望會 |
部落間緩衝空間 |
無,甚至有混居現象 |
顧慮魯凱與排灣之間文化差異,留有部落間緩衝空間。 |
建造人力 |
慈濟志工 |
部落居民 |
社區是否有援建單位圖騰 |
有 |
無 |
教育機構 |
大愛小學(將於近期召開說明會) |
目前僅預留空間,由張榮發基金會認養。有山林小學之構想。 |
與第一批落成的杉林大愛永久屋社區相比,在援建團隊與居民的共同協商下,瑪家農場的家屋坪數均為32坪,免除了「14坪永久屋怎麼塞得下全家人?」的爭議。
家屋形式上近似於歐風小木屋,雖不至於與慈濟的「精舍風格」一般令人詫異,卻也有屋頂斜率過高,予人壓迫感、屋頂無法放置傳統石板的疑慮。在社區公共空間動線規劃上,瑪家農場各部落間均留有緩衝空間,且讓部落維持原有鄰里關係、居住在一起,與杉林大愛村中原有鄰里關係模糊、原漢混居的情形大相逕庭。
曾在杉林大愛村中引起數波爭執的宗教空間規劃上,瑪家農場各部落都擁有兩座以上的教堂,並留有部落文化傳承設施空間。
相關議題
月眉大愛園區(高雄市杉林鄉)
禮納里部落(屏東瑪家)
103/7/6 涼山瀑布、禮納里部落一日遊 → 禮納里部落
103/6/6涼山瀑布、山地門一日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