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修院~花蓮寺院地標,熱門拍攝地之一 

國家三級古蹟吉安慶修院,為一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真言宗布教所,原名高野山布教所。

 

 

吉安慶修院
地點: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中興路345-1

慶修院打卡專用粉絲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08:301700

週一休館
電話:03-8227121

周一休,全票30元,

租借浴衣300 

 

  

全台保護最佳的神社古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日式寺院,風鈴、風車、燈籠,塑造日本夏日祭典氣氛。 

 

 

 

在日治時期的吉野移民村,移民大多為來自日本四國地區德島縣的吉野川沿岸,為了懷念故鄉,遂把此地稱為「吉野」,也就是今日的吉安。花蓮慶修院所在區域對移民來說這裡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慶修院 手水舍~外型為一四角形亭子,長288公分,寬225公分,平面為矩形,以四柱支撐屋頂。 

 

側腳明顯,柱腳包覆銅皮,四柱向內向上微傾,產生「助鋤」作用,使亭子較為穩固,屋頂為「切妻造」(兩坡懸山頂式),銅瓦栩葺,兩側(日本稱為妻面)有精雕之懸魚及銅皮鬼板,表現了日本木匠之優秀工藝水準,在額枋與桁木之間安裝成列的「直櫺木」為其特色。

 

古樸素雅的佛寺建築、融合日本神社的建築,氣氛寧謐,具有十足禪意。

 

一座據傳可以治病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鯉魚節---日本鯉魚旗幟,高高掛起鯉魚旗象徵孩子將來鯉魚跳龍門。

 

免出國,在花蓮可穿浴衣逛日本寺院。

  慶修院  

 

建於1917年、日治時期的真言宗高野派寺院,當年就是作為花蓮當地日本移民的信仰中心,木造建築採日式傳統設計,原汁原味。中開間向後延伸為布教壇,進深四間。

  

 

國際觀光電影節 穿越百年慶修院奪獎

 

  

穿越百年慶修院 

 

 

 

遵循日本傳統構造形式,結構型態以木構架系統為主。許多日式元素,繽紛風車、祈福御守與神龕等,彷彿至日本旅遊。

 

 

 

慶修院,原名為吉野布教所,建於日據時期,當初集傳教、醫療跟法事等多功能於一身,為日人安定心神的信仰地。屋頂為日本「寶形造」(四注攢尖),屋面舖金屬浪板則是少有案例。 

 

 

 

花蓮慶修院具講堂及祭祀功能

 

 

光明真言誦本

 

 

目前慶修院的主神為弘法大師、不動明王及毘沙門天王

 

 

屬較莊嚴的場所

 

院內各處皆有石佛,總計共達88尊,數量相當驚人,其中最知名的便是「不動明王」,象徵絕不動搖的守護者。

 

 

幽幽環境,使人心情平靜。 

 

 

四周環境清幽, 格局面寬三間、進深四間,略成方形。

 

 

寺院正面採出軒式入口「向拜」出簷。

 

 

邊帶廊附有木欄杆

 

 

木構架上的頭貫、斗拱(三斗六枝掛)、木鼻等構件,散發著典型的江戶風格。

 

 

在傳統日式建築下融合本土之氣候,增添了慶修院的獨特風貌。

  

    

慶修手水

 

 

手水舍是提供朝拜者洗手漱口的處所,又稱「水盤舍」。進入神社祭祀前需先淨身,外型為一四角形亭子,長288公分,寬225公分,平面為矩形,以四柱支撐屋頂。

 

 

寺院內88尊石佛、真言宗石碑、手水舍等文物、設施,都能感受濃濃和風。 

 

 

中庭走廊

  

 

祭典用燈籠與字牌~寺院一角落,設立漂流木造形的『護摩木』懸掛支架。『護摩木』也就是『祈福板』,是真言宗求神祈福的方法之一;信眾可在祈福板上寫下自己的心願,或是對關愛之人的祝福,將之繫在佛堂前,可獲得眾神日夜護佑。

  

日式舊建築、神龕跟石碑文,散發出濃厚禪意。

 

 

交通資訊: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中興路345號之1
沿中央路到達吉安後,右轉中山路三段,至慶豐左轉吉安路(9丙線),在吉安國小對面中興路口左轉即可到達。

相關議題

慶修院 慶修院手水舍吉安鄉

100/5/19~22花東慕谷慕魚、砂卡噹步道四日遊

台東縣

花蓮縣(瑞穗、玉里、富里、卓溪)

花蓮縣(花蓮市、秀林、吉安、壽豐、鳳林、光復、豐濱)

 

第二天(星期五)

鯉魚潭日出 鯉魚潭 (  鯉魚潭 潭西水岸休憩區 木棧亭 (仙境)    )  → 鯉魚潭環潭自行車道 (潭南碼頭 親水公園 潭北碼頭 潭北石雕園區 )

鯉魚潭在水一方早餐

慕谷慕魚 (  →  遊客中心  → 入山檢查哨  → 銅門發電廠  → 特產區  → 奇石  → 戲水區  → 彎月峽谷 ) 明隧道 (秀林鄉)

阿姑的店 阿姑的店午餐 吉安鄉

慶修院 慶修院手水舍吉安鄉

花蓮石雕博物館 (花蓮市)

嵐天小築民宿 包棟(秀林鄉

崇德海灣

達基力風味餐→  達基力風味餐晚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