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的交接與流注如下所示: 

 手太陰肺經 ————→ 手陽明大腸經穴————→ 

足陽明胃經 ————→ 足太陰脾經  ————→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圖————→ 

——↑———————————————————↓ 

 足厥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  

手少陽三焦經 ←———— 手厥陰心包經←———  

足少陰腎經   ←———— 足太陽膀胱經

/tmp/phpH3H0vY  

 /tmp/phpTpPyqn

/tmp/phpyIArQc  

 

9 中醫基礎理論 經絡

   

經絡總論

/tmp/phpIzSpes

 /tmp/php3aosdm  

 

  經絡總論

任督二脈  是中醫的ABC

在中醫學理中,人體的穴道基本上都歸屬於「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

所謂十二經脈:

1.分別是隸屬於六臟(五臟 「心、肺、肝、脾、腎 加上「心包」)的六條「陰經」,都流布於胸腹部與四肢內側;

2.另外六條經脈是隸屬於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陽經」,都流布於腰背部與四臟肢外側。

    

/tmp/phpWteLsS  

 

這十二條經脈都不會相接,然而中醫最注重溝通協調,所以還有「奇經八脈」系統來連結十二經脈,分別為任脈、督脈、帶脈、沖脈、陰蹻、陽蹻、陰維、陽維。

 /tmp/phpfGQSXw  

    

 

 

十二時辰養生法健康自在無病來!【57健康同學會】第081集-2010年

  

 

十二條經脈

/tmp/php4btmI3  

1. 陰經:

五臟 「心、肺、肝、脾、腎 」加上「心包」)的六條「陰經」,流布於胸腹部四肢內側

2. 陽經

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 流布於腰背部四肢外側 

 /tmp/phpCprQla 

  

 /tmp/php80rpaW  

 

經絡通,則百病不生 (中醫養生) | 【老安談健康】

 

 

五輸穴

十二經脈在四肢末端和肘膝關節附近各有五個重要腧穴,分別命名為井、榮、輸、經、合,合稱「五輸穴」。刺激這些腧穴,可以調節經氣活動,從而影響相應的部位及臟腑。它們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各有其主治特點。古代醫家將經氣的運行情況,比作自然界流水,以說明經氣出入的經過部位的深淺及其不同作用。 

   井穴 :為經氣所出,如水之源頭。井穴具有交通陰陽氣血作用,多用於急救,有開竅醒神,消炎鎮痛之效。

   榮穴: 為經氣所溜,如剛出的泉水微流。各榮穴均可退熱

   輸穴: 經氣所注,如水流由淺入深。輸穴多用於止痛,兼治由水濕所致的身重骨節痛。

   經穴 :經氣所行,如水流在江河中暢流。經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

   合穴 :經氣充盛,恰如百川匯入大海,由此深入匯於臟腑。合穴主治六腑病,如嘔吐、泄瀉、頭暈、頭脹,可引上逆之氣下行。

五輸穴數量多、療效高、主治規律性強及運用範疇廣泛,為歷代醫家所重視。這些穴位除了可治療所在部位的病症之外,還常用於五臟六腑和頭面五官病。此外,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五輸穴選穴」及「針刺補瀉」原則,為臨床常用方式。

 

十二經脈的五輸穴分配表

/tmp/phpiA5gA6

/tmp/phpr69ycz

   

/tmp/phpAeJ4X1

/tmp/phpjLHfNu

 

什麼是12經絡的原穴?

除了五輸穴這種分類以外,「原穴」也是另外一種,12經絡每一個經絡都有一個原穴,只要是屬性是陰性的經絡,「原穴」就是五輸穴中的「輸穴」,屬的經絡就有差異,「輸穴」與「原穴」是不同穴道。

觀察體內五臟六腑的氣血異常狀態,就要從原穴下手!因此,近代的經絡檢測法,都是檢測原穴的能量,原因就在於此。 

12 經絡的原穴 ,分別是:肺經(太淵)、大腸經(合谷)、胃經(衝陽)、脾經(太白)、心經(神門)、小腸經(腕骨)、膀胱經(京骨)、腎經(太溪)、心包經(大陵)、三焦經(陽池)、膽經(丘墟)、肝經(太衝)。 

原穴」配「絡穴」,由此產生各種針灸流派。 

 

  

手太陰肺經 (表裡:大腸經)

/tmp/phpcLuVSv

  /tmp/phpu5hNh3

 /tmp/phpV2o5he  

/tmp/phpSzXegR  

/tmp/php7mS1PJ

 /tmp/phprq0fdr  /tmp/phpSic2xN

 /tmp/phprqKbA4  

手陽明大腸經穴 

/tmp/phpvHkEYR  

/tmp/phparP446

/tmp/php30FgYz  

 

 /tmp/phpx3M98q  

 /tmp/phpysnTqQ  

 /tmp/phpBhpXL3  

 /tmp/phpXNQDif  

 /tmp/phpyv2Bps  

/tmp/phpgOW2EW  

   

談古論今話中醫(6):大腸經【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大腸經】

   

/tmp/phpB0CUux  

  

 足太明脾經~

古代中醫家認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經是陰經,跟臟腑關係最密切,當其不通(氣血異常),人的身體就會出現病症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是相當強大的。只要養好了脾經,那麼許多難纏的疾病就可以根除或預防了。為什麼脾的本領這麼大呢?因為脾具備“化生氣血和統血”兩大功效, “統”就是統攝的意思,氣血生成之後,再經過脾的運化作用輸布全身。只要把脾養好了,氣血的生化及運行正常,那麼病菌便無可盛之機,就算生病了也會很快痊癒的。

/tmp/phpruJ4hf  

 /tmp/php9Xs03c  

談古論今話中醫(10):脾經【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脾經】

  

 

/tmp/phpFw8Dou  

/tmp/php2HcWZt  

/tmp/phpZP8wyO  

 

脾經原穴(太白):治五臟六腑

/tmp/phpjVTDxi  

 

久病入絡:脾經(裡)+胃經(表) ,先按脾經,後按胃經。

久病:原穴 (脾經原穴太白穴) +  絡穴(胃經絡穴豐隆穴)

豐隆穴:治痰

/tmp/phpv2jrD4  

   

久病入絡:脾經(裡)+胃經(表) ,先按脾經,後按胃經。

久病:原穴 (胃經原穴衝陽穴) +  絡穴(脾經絡穴公孫穴)

胃經原穴(衝陽):治五臟六腑

/tmp/phpuBguNV  

 脾經絡穴公孫穴

/tmp/php0ikjDo  

     

足陽明胃經

十二經脈之一。與足太陰脾經相表里。五行屬土。胃屬戍土,主通降,氣血皆多,辰時(上午7-9點)氣血注入此經。

/tmp/phpzQ7CSn  

足陽明胃經 ~ 

足陽明胃經共有45個穴位,30個穴位在腹、胸部和頭面部。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側面。首穴起於承泣末穴終於厲兌。(左右共九十穴)

/tmp/phpAvP5a7

/tmp/php7Btlbx  

 

/tmp/phpJoQdbN  

/tmp/phpXtTTe2 

/tmp/php0Gbxk3  

 /tmp/php69YgFl  

 /tmp/phpp8WIR6  

  

足少陽膽經

/tmp/phpLQM0Wh  

/tmp/php6bBymp  

/tmp/php3pqd9A  

 /tmp/phpgpUmXg  

 /tmp/phpLaTqAf  

 /tmp/phpppBYnC  

 /tmp/phpWCKLVV  

/tmp/phpzUcZ0z  

  

足厥陰肝經

/tmp/phph8CMOk

求醫不如求己 - 經絡 12 - 足厥陰肝經 第 1 部分  

  

 

太衝.少府.湧泉穴道截肝腎心排毒要穴| 養生我知道

  

 

談古論今話中醫(64):肝經 (上)【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肝經】

    

 

談古論今話中醫(65):肝經(下)【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肝經】

  

 

刺激肝經、膽經對身體有好處

  

   

愛生氣、鬱悶的人特別傷肝 拍打肝經立刻讓你心情舒暢!|談古論今話中醫(387)

  

 

保護肝臟要先疏肝利膽!2招運動+2穴位按摩讓你遠離肝病【採健康精華】

    

  

手少陰心經 

/tmp/php83Fqbl

 /tmp/phpFoDgvM  

 

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心害怕的人,拍經常打這條經絡連認知都遠離你|

    

 

手太陽小腸經圖

 

 

 

手厥陰 心包經

/tmp/phpn8ZaPq  

 /tmp/phpqEntFB  

精神總是不集中?拍打這多餘經絡還能讓你強心肺 | 心包經 | 三焦經 | 談古論今話中醫(385)

  

 

拍打心包經強健心肺治失眠、心驚|林昭庚醫師|385|談古論今話中醫|中醫知識CooL

    

 /tmp/phpM1kP6P  

 /tmp/phpVJxId0  

/tmp/php83HnnT  

  

手少陽 三焦經

/tmp/phplFw6HG  

/tmp/php2rjEDN  

/tmp/phpDtwxcj  

/tmp/phpeTgam2  

/tmp/php3aQoM3  

/tmp/phptX2uW9  

   

 /tmp/php7r68Vt  

 

止痛

 /tmp/phptmJQJw  

  

足少陰腎經 (膀胱經 表裡)

 /tmp/php3oSXKD  

/tmp/phpUYvHUq  

    

  /tmp/phpf0EEPL  

 /tmp/phpPWkNmZ  

 

拍打腎經活化先天之本消水腫排毒治失眠|林昭庚醫師|384|談古論今話中醫|中醫知識CooL

    

 

談古論今話中醫(23):腎經(上)【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腎經

 

 

談古論今話中醫-(24)-腎經(下)【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腎經】

 

 /tmp/phpssoYjK  

  

燃谷穴

燃谷.jpg  

 

耳鳴

 Noname.jpg

 

 

尿道炎、膀胱炎

復蹓.jpg

  

足太陽膀胱經

 

/tmp/phpIoxFux  

  

     

  

    

9 中醫基礎理論 經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