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台2省道28.7公里處的石門洞,地處台灣319個鄉鎮中最北端的石門區。海底因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高約十公尺,後因受海潮侵蝕而形成之大洞,一般稱海拱或海蝕洞。(步道入口處有一直立石碑,正面題字「北石門名勝」,立於民國六十年元旦;背面題字為「海蝕石門天然紀念物」。)
石門洞是石門區的顯著地標,也是最著名的代表景點。長年經由海水浪濤沖鑿,因地形隆起而形成的一座高約十公尺拱門狀的天然海蝕岩洞。
日人據台時,奇特的海蝕地形,讓日人大為驚嘆,留下碑文以茲紀念,並將此地命名為『石門庄』,一直到台灣光復,仍以『石門』為鄉里定名迄今。
走入洞門,海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看到的是海天一色的美景。
每年4-5月間開滿了台灣原生種百合及石板菜,裝飾在石門洞上方,蔚為奇觀。
石門洞上有步道以及觀景平台,可登於岩洞之上眺望海景風光。
我國第11任國防部部長黃杰上將的提字「精忠照海」四個大字
石門洞前後的洞口上方都鑲著一塊大理石匾額,面向公路的洞口由黃杰題字「精忠照海」,(民國五十三年),面海的另一頭則由蘇清波題字「海天勝境」,(民國五十五年)。
岩層一層層清楚的堆疊,在每一層中都有細砂、火山噴發出來的碎屑以及礫石,大小不均,全部混雜在一起。
北海岸石門洞最特別的是它的侵蝕作用結合了風蝕與海侵蝕而形成的大洞,大多稱為海拱或海蝕洞。
洞外的海濱,石礫淺灘,混雜了大量的螺貝類、粗貝殼沙與礁石,斑斕的色彩及各異其趣的造形,可以戲水聽濤、觀浪賞景。
百萬年前大屯火山群噴發,堆積了厚厚的火山碎屑和熔岩,往後被豪雨沖刷,在海岸邊重新堆積出一層層的岩層,形成一個小山頭,再經地層擠壓,裂出垂直的「節理」,也就是裂縫,加以東北季風與夏季頻繁來襲的颱風,掀起一陣陣高漲的浪潮,賦予浪花強勁的侵蝕能量,海水沿著節理和層面長年拍打侵蝕,岩層一塊塊崩落海中,日積月累,便由最初的海蝕溝成為海蝕洞,最後演變成現今所見的海蝕門。
沙灘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是由貝殼及珊瑚的碎屑堆積出來的。
漫步其中,欣賞海天美景,十分悠閒自在。
配合潮汐的漲退,能在潮池邊進行潮間帶生物的觀察活動,甚至釣魚或潛水活動。
由蘇清波題字「海天勝境」
沿著海岸線鋪設的步道觀景平台及涼亭,可欣賞寬闊海景。
黃昏時分的日落夕照,更值得賞遊一番。海上礁石與礁石之間所立起的拱橋,走在其上,感覺自身在汪洋大海之上。
配合潮汐時間更可於岩石區、潮間帶觀賞海洋生物、釣魚或潛水,
石門洞的位置明顯的高於海平面,因為受到近期地殼運動的影響,地面抬升,使得石門洞高出海平面十幾公尺,成為大地變動的見證。
在天然而珍貴的海蝕洞上立匾題字,顯見存在「破壞」的行為。
汽機車交通資訊:
1. 高速公路國道3號(基金交流道)→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2號省道28.7公里處)
2. 高速公路國道1號(五股交流道)→64號快速道路→八里五股(往淡水方向)→關渡大橋→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8.7公里處)
3. 臺北→士林→關渡→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8.7公里處)
相關議題
萬里獅子公園→石門洞→富貴角燈塔 →風稜石景區→老梅綠石槽→富基漁港→石門婚紗廣場→麟山鼻遊憩區→白沙灣→風稜石休閒園區→金包里老街 →金山青年活動中心 →法鼓山教育園區→ 鄧麗君紀念公園 → 金山雲南小棧
104/3/1~4 平溪天燈、北部濱海4日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