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CvNQ0d  

長期便祕罹巴金森病機率高10倍!自我檢測10中3要檢查!醫師的巴金森運動處方 這3招學起來!健康2.0 20240511【完整版】鄭凱云 甄瑞興 郭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一般來說很多人可能都會以【記憶不好】來判定,其實阿茲海默症早期的症狀是 認知功能 出現障礙,像是:
1.專注力變差
2.執行功能變差
3.語言能力變差
4.記憶力變差
5.空間感變差
6.社會人際關係開始出現問題
 

巴金森氏症初期的認知功能是正常的,但是行動出現障礙,由於腦內黑質細胞退化死亡,使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減少,引起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如:
1.行動遲緩
2.齒輪狀僵硬
3.靜止性顫抖
4.走路碎步或不穩
5.面具臉
6.便祕

 

 

 

 

 

巴金森病退化性疾病,活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出現,罹患巴金森病的比率在60歲左右的族群約1%,到了80歲以上族群約2%。

大家對於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較為熟悉,例如手會顫抖、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動作變慢、平衡困難等,不過巴金森病還可能造成一些「非動作症狀」,例如憂鬱、失智、睡眠障礙、意識障礙、性功能障礙等。

 

近幾年全球與巴金森氏症的研究,都與α-突觸核蛋白沉積有關,研究顯示腸道菌種生長,有可能造成α-突觸核蛋白增加、累積,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

研究顯示突觸核蛋白過度沉積,會造成神經細胞死亡,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而腸道的菌種有可能影響到α-突觸核蛋白沉積;便祕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比例較高,而飲食習慣則影響腸道菌種生長,因此推斷巴金森氏症可能會與腸道菌種、飲食、便秘都有關連。

 

非動作障礙

  • 睡眠障礙 :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肌肉僵硬導致睡眠障礙
  • 自律神經障礙 :便祕、腸胃道、泌尿道問題、姿態性低血壓、頭暈等
  • 認知障礙 :思考障礙 、社交與情緒障礙 等 
  • 知覺障礙:嗅覺異常、協調性不佳、觸覺區辯困難等

  

帕金森氏症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
    大部份帕金森氏症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可達到不錯的控制效果。在發病初期時,身體還能製造一定量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只須給予少量藥物或一天用藥一次,就能維持整天的正常生活。不過,隨著疾病進程,約4-5年之後開始需要增加藥量,副作用及併發症機率會上升,可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採取合併治療。
  2. 手術治療
    帕金森氏症另一種治療方式是電刺激腦深層神經核(Deep Brain Stimulation)的外科手術,須在頭殼切開小洞,將細長的電極導線放置到深處的部位如丘腦下核等,手術相對複雜也有一定程度風險,臨床上有其特殊適應症,約只有5-10%病人適合進行手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